第A7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拍照搜题”等作业APP暂时下线

甬城家长、老师及专家这样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备受关注的地方,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

    你家孩子是否也用过所谓的作业“神器”?家长、老师以及专家学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昨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调查 有孩子小学就开始使用

    记者采访了海曙、鄞州、余姚、宁海等部分中小学,调查学生样本240人,其中小学40人,初高中200人。结果显示,小学生自己使用这类软件不到10%,且集中在小学中高年级段。初高中生中表示使用过作业APP的学生不到30%,班级与班级之间也有一定差异。

    以宁海县桃源中学初一某班级为例,全班50个学生,其中10个学生使用过作业APP,占比20%。

    从调查结果看,使用作业APP的学生中,既有成绩优异的,也有基础相对薄弱的。其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作业APP依赖性不强,主要是用在数学、科学等理科类科目上。当碰到一两题比较难的题目,家长又不会辅导时,这些学生就会和家长一起查,并理解解题步骤。

    但也有个别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对作业APP有一定依赖性,且存在“抄答案”的嫌疑。

    “其实老师是可以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感知到他的作业答案是不是抄来的。”该班班主任葛赟赟告诉记者,“有些学生抄的痕迹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语文作业,交上来的答案用词明显超出能力范围,这一看就知道不是他自己思考出来的。”

    老师 不要做答案的“搬运工”

    针对班上这些对作业APP有依赖性的学生,葛赟赟注意到一个普遍的情况,因为家长工作忙,不能辅导孩子作业,为了方便联系,家长就会留个手机给孩子。恰恰是这个举动,逐步养成了孩子惰性思维。

    那么,做作业是不是非要用这些软件?葛赟赟老师给出否定的答案。她观察到,不使用作业App的学生中,也会碰到不会做的题。他们的处理方式非常灵活,把不会做的题目挑出来,在学校里通过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我们现在也很提倡这样的学习方法。”葛赟赟说。

    宁波第七中学科学老师林琼媛目前教初二,她发现,学生升入初中后使用作业APP的情况比较多。

    “每次家长会,我们都会跟家长强调,不要给孩子使用手机,但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总是以需要查题为由来说服家长,借手机。事实上,学生就是找个借口,用完后还想乘机玩一会儿。”对此现象,林琼媛老师表示,其实老师们对学生用作业APP的做法保持谨慎态度,不会做的题目就空着,或者把能写的步骤先写出来,这样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做答案的搬运工。

    家长 作业APP是把“双刃剑”

    万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三,正值中考冲刺阶段,作为家长的他尤为关注孩子的学业进度。但因为万先生大学毕业多年,对女儿目前所学的内容已经很陌生,怎么样科学地结合孩子理解能力进行讲解,成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万先生在朋友圈家长推荐下使用某作业APP,还成为包月会员。女儿不会做的题目手机一扫就能跳出整个解答过程,这让他的压力减轻许多。

    “像初中的数学题,我们有时习惯性地运用高中、大学的解题思路,但女儿没有学到这些知识点,所以是不适合的,解题软件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但因为这是把“双刃剑”,时间久了,孩子对解题软件有依赖心理。于是,他与女儿约定了两条使用原则:1.第一遍做题时全程不能使用解题软件,不会做就空着;2.不让孩子自己用手机,必须有家长监督。目前看来,孩子基本能做到。

    专家 成为温暖智慧的家长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怎么说?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儿童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谢文澜认为,快速知识传递容易使孩子形成“速食”的思维模式,建议家长在育儿上做好2个转变:

    一是心态转变,要有三“信”,相信学校,将孩子学业成长交给老师;相信孩子,孩子的教育需基于孩子的大脑发育,顺应他们的身心发展;相信自己,温暖的情感支持比“作业监督”更有效。二是思维转变,以“家风”酝“学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徐晓虹是宁波市领军拔尖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她建议,结合“双减”背景,学校层面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充分考虑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创新作业形式,布置更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同时,建议建立科学的作业激励性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学校可以整合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提质”促“减量”。记者 钟婷婷 樊莹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