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艺宁波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推动宁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

    未来五年,宁波如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提出建设“一心两地三区”,即将宁波建设成为全球文化智造中心、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和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相适应的新时代文化产业高地。

    发展

    目标

    未来五年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产业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同期GDP年均增速,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3500亿元。

    集群效应明显增强,形成“一核、两带、十区”的文化产业布局。到2025年,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达15家,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达到80家。

    企业主体实力跃升,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营业收入超50亿元文化企业1家、超30亿元文化企业3家、超10亿元文化企业15家,新增文化产业上市企业3家以上。

    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应用更加深入,到2025年,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65%左右。

    空间

    布局

    对接杭甬“双城记”、省诗路文化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战略部署,融入宁波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大运河(宁波段)等重大功能区块布局,规划形成“一核、两带、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引导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

    1.三江都市文化核

    建设以泛三江片核心区为载体的三江都市文化核。

    2.运河—丝路文化产业带

    依托大运河(宁波段)沿岸余姚古城、慈城古镇、宁波老城、镇海县城,以及马渚斗门、丈亭老街、半浦古村等运河城镇和文化节点,谋划建设宁波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一批宁波文化遗产重大标识,构建大运河海丝文化主动脉。

    推进河姆渡国家遗址公园、井头山遗址、田螺山遗址、阳明古镇、天一阁·月湖景区、庆安会馆等运河沿线文旅项目建设提升,深化翠屏山生态文化核心片区保护和开发,构建浙东大运河—丝路文化旅游休憩长廊。

    3.数字文化产业带

    主动融入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的数字大走廊建设步伐,北起镇海,串联三江口,南至鄞州南部商务区,辐射延伸至东钱湖区域,涵盖宁波数字文化科创要素集聚核心平台,形成高端功能复合集聚、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带。

    重点

    功能区

    布局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展示文化活力的文化产业特色集群。这十大功能区分别为:海曙书香文化功能区、江北音乐演艺功能区、鄞州数字文化功能区、镇海文化科技功能区、北仑影视传媒功能区、奉化人文旅游功能区、余姚文化智造功能区、慈溪工艺美术功能区、宁海非遗传承功能区、象山影视休闲功能区。记者 施代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