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舟山港第3000万标箱装卸现场。 通讯员 夏文杰 摄 |
 |
操作人员在远控桥吊操作室里,远程操作装卸集装箱。记者 刘波 摄 |
千年古港,昂首进军世界一流强港。昨日上午8点30分许,在桥吊如林的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一只身披红绸的集装箱在远控桥吊和智能集卡的配合下,被稳稳吊装至中远海运“双鱼座”号上。这是宁波舟山港今年吊装的第3000万个标箱,标志着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宁波舟山港成为第三个跻身全球“超3000万箱俱乐部”的重要港口。 从323到3000万标箱,千年古港的跨越式发展 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划桨行舟,宁波就有了港口雏形,古代“海上丝路”由宁波港出发,远抵亚非欧,几度兴衰。 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港口能级、影响力、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业务起步于一体化前的宁波港。1984年7月22日,镇海港区起吊了宁波港的第一个集装箱,当年共完成323标箱。10年后的1994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首破10万标箱,成为区域大港;20年后的2004年首破400万标箱,跻身国内大港。 2005年12月,我省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推动宁波港、舟山港实现一体化。2006年,宁波舟山港实现一体化,集装箱运输业务进入黄金发展期。2008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首破1000万标箱,实现了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 16年来,宁波舟山港阔步前行,集装箱年吞吐量连跨“千万箱级”三大步,全球排名从一体化前的第十五位(2005年)跃升至前三强,创造了令全球港航界瞩目的“宁波舟山港加速度”。 远程操控、智慧港口,高科技为大港赋能 在昨天的吊箱仪式上,码头上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集装箱一眼望不到头,各种围绕智慧港口、数字化改革的高科技手段也令人眼花缭乱,“5G”“数字化”“无纸化”“作业效率”等高频出现的词汇令记者印象深刻。 以昨天起吊仪式的智能远控自动化桥吊技术为例,桥吊司机不用登上40多米高空,凭肉眼、经验来识别、抓取箱体,而是通过智能远控技术在千米之外实现稳、准、快的桥吊作业,这一高科技手段将革新传统的桥吊作业,有望大大提升装卸货效率。而宁波舟山港自主研发的n-TOS 3.0系统(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在穿山、梅山、金塘等港区已大面积投用,结束了国内“千万级”集装箱码头依赖国外装卸系统的历史。据测算,目前该系统作业的集装箱吞吐量达2300万标箱,占宁波舟山港总量的近80%。 众多高科技手段得益于宁波舟山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不断推进。据了解,宁波舟山港早在2018年3月就建成了全国首个5G港口基站,到如今更是“一揽子”打造5G辅助靠泊、5G智能理货、5G集卡无人驾驶、5G轮胎式龙门吊远控、5G港区360度作业综合调度等五大智慧应用场景。 3000万标箱,意味着什么? 宁波舟山港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活力四射的长三角经济圈,深水良港通天下,“朋友圈”不断扩大。 据介绍,在强手如林的全球港口中,2020年突破3000万标箱的港口只有上海港、新加坡港。去年,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三。 今年首破3000万标箱,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3000万标箱,意味着什么?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执行院长陈旭钦认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3000万标箱,显示出东方大港的“硬核”力量和使命担当,这也标志着宁波舟山港从港口枢纽能力强,逐渐向港口产业能级强、港口城市功能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层次迈进。 据了解,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持续织密海向集装箱航线网络,航线总数较2020年末净增27条,达到287条,创历史新高,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达117条。陆向方面,宁波舟山港围绕“千里国内线、万里甬亚欧”的目标,将一条条海铁联运通道向内陆深处延展,辐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个地级市,目前已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110多万标准箱,超去年全年总量,成为名副其实的海陆“双枢纽”、开放“桥头堡”。 2021年,国外疫情依然复杂严峻,海外对“中国制造”的需求量大增,区域出口企业频频面临航运市场一箱难求、一舱难求状况,宁波舟山港率先推出“空五条”,落实空箱船拖轮引航费用减免、空箱免堆期延长、管空服务等一系列补贴和服务举措,吸引海外空箱回流,缓解出口企业集装箱紧缺困局。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宁波舟山港外贸进口空箱量达689万标箱,同比增长24%,远超总箱量增幅。 面对全球港口普遍出现的拥堵现象,宁波舟山港依托全港船舶集中调度管理优势,提升港口运转效能,深入挖掘作业潜力,将集装箱干线船待泊时间控制在20小时左右,运行效率居国际、国内主要港口前列,让货物进出宁波舟山港更便捷。 距离世界一流强港还有多远? 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年吞吐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等港航服务业短板及单箱收益偏低等,成为港口发展的痛点。 如何扬长避短,实现从“全球第一大港”到“世界一流强港”的提升,这个距离有多远?本月初,宁波市在《锻造硬核力量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给出了答案。 按照该行动方案,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硬核力量中,作用更加突出;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3亿吨、3500万标箱,分别稳居全球第一、全球前三。 “十四五”期间,宁波舟山港将加快建成梅山6#-10#集装箱码头、大榭港区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等工程;推进北仑港区非集装箱码头改造提升,建设宁波港域穿山、梅山、北仑(大榭)等3个千万标箱级港区;推进原油、LNG、化工、商品汽车、有色资源矿等专业化泊位建设,建成一批30万吨级原油码头,打造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加快建设金甬、甬舟等铁路货运通道等。 千年古港,正阔步走在筑梦强港的奋斗路上。 记者 周晖 通讯员 葛天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