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鄞千日 影响千年

——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

位于北仑穿山碶的王安石纪念亭。

东钱湖王安石纪念馆。

    开栏语

    今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12月18日是他的生日。

    王安石(1021-1086),江西抚州临川人,汤显祖的同乡。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宋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与王安石有关的事情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王安石早年“知鄞三载”的经历,对其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许多理政观念的形成,治政方案的探索,皆始于鄞。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担任鄞县县令的三年,是王安石人生中第一次主政一方,意味着他政治生涯的起步。在鄞期间,他兴修水利,创办县学,以低息贷谷于民,不仅为后来在全国实行变法积累了经验,也为鄞县留下了善政。

    鄞地百姓一直记得他,就像他生前一直思念着鄞县。在他千岁生日到来之际,《宁波晚报》和甬上APP特开辟“你好,王县令!”栏目,通过图文、视频及专家采访、实地走访,回望他“知鄞三载”的历程,以此作为对他的怀想与纪念。

    

    王县令,别来无恙

    “到鄞县的那年,王安石26岁,正是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北宋宁波文化史》《南宋宁波文化史》(上下卷)等书作者、宁波大学教授、宁波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如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有人按照北宋时的驿程算过,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从当时的首都汴梁(今开封)出发到明州(今宁波)就职,路上要走一个月。路线倒是通畅,一路沿运河南下就行,到杭州过西兴古渡,入曹娥江、余姚江,直抵明州望京门。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在浙东运河上写诗的人之一。“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泊姚江》)“村落萧条夜色生,侧身东望一伤情。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离鄞至菁江东望》)写景、状物、抒情浑然一体,甚至带有一些辩证法,反映了青年王安石才情纵横的一面。

    张如安认为,王安石在鄞县时期写的很多诗文,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范仲淹、欧阳修等的赏识,为他在朝中积累了良好的声名。他为宁波留下的章句,是地方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抵达宁波后,王县令办完手续和交接仪式,就去县衙上班了。据考证,当年的鄞县县衙,大约在今开明街北段,旧址毁于两宋之交的兵火。

    1047年的明州与越州(今绍兴)、台州毗邻,下辖鄞县、慈溪、定海、奉化、象山各县,其中鄞县的范围包括今海曙、鄞州、北仑在内的大片土地,甚至远及舟山。

    从1047年到1050年,王县令在鄞县县衙的堂上坐了三年。从他一生的履历看,这是政治家王安石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主政一方,担任地方的“一把手”。

    他在鄞县的三年没有虚度,勤政、爱民、重视教育,真心诚意为百姓解决问题,他还根据鄞县的地理环境因势利导,“起堤堰,决陂塘”,泽被千年。千载之下的我们,依然从中受益。

    政绩①:疏浚东钱湖

    和他的许多前任和后任一样,王安石到鄞县不久,就发现了“水利”之于这片土地的重要性。

    他在给上级杜杞的一封信中写道:“鄞之地邑,跨负江海,水有所去,故人无水忧。而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意思是说,此地水系发达,山里的水流到海里速度很快,但蓄水能力不足,不怕涝但是怕旱。

    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1047年11月,王安石在鄞县大地上开启了一次著名的行走,由他自己记录在一份近300字的“工作报告”《鄞县经游记》中。这次行走历时13天。从县衙出发,一路向东,到今邱隘、梅墟一带,再向西过育王,直抵北仑的穿山碶;经天童折返,过东吴,乘船穿越东钱湖,到横溪;过五峰山,再西行,到鄞江考察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绕广德湖沿水路返回。这次考察,王安石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考察鄞县的山川地势,选择合适修建碶闸堰坝的位置。

    张如安说,后来的宁波大地上,“挂名”王安石的水利设施很多,如“荆公塘”“王公塘”等,由于史料所限,无法确知是否与王安石有关,“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对东钱湖的治理”。南宋《宝庆四明志》东钱湖词条下,明确有“庆历八年,县令王安石重浚湖界”的记载,肯定了他对钱湖的疏浚之功。

    政绩②:创办县学

    作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对王安石之于宁波人文学脉的开创之功,张如安感触更深。

    王安石是鄞县县学的创办者。“他办县学有个时代背景,就是北宋的‘庆历兴学’。全国各地都在办学,他来宁波当县官,也这么搞。”张如安说,为了能有好的师资,王安石亲自

    写了两封信,从慈城请来士人杜醇,并积极与王说、王致、楼郁交往,鼓励他们参与办学,这几位都是后来“庆历五先生”的成员。

    据学者考察,王安石自己也亲身教导鄞县士子。张如安认为,他不是一般的教育家,而是“百代之师”。从他开创的这股学风开始,宁波学子一个个高中、入仕,形成了良性循环。“大家从教育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由此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学习。”张如安表示,“确切地说,宁波文化是从他们那时开始确立的,王安石参与了宁波文化基本的创建,是一个奠基者。”

    政绩③:改革“试验田”

    在王安石的生命历程中,受毁誉最多的便是以他名字命名的那次变法。有学者认为,其中的多项举措肇始于鄞,尤其是他在鄞县期间“贷谷于民”,常被认为是“青苗法”的雏形。

    不过近年也有学者提出,北宋在灾年给百姓贷谷物是常见做法,并非宁波独有。比如在宁波鼓楼边上,就有一座常平仓,后来变成元代的永丰库。

    据《宝庆四明志》载,常平仓设置于911年,州官委派官员管理,收成好的时候,由官府出资买入粮食,歉收时卖出,以此维持谷价的稳定。除此之外,也会出贷百姓谷物,作为一种赈济方式。显然,比起直接折算成货币的“青苗法”,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王安石确实是在鄞县得到第一线的历练,由此积累了很多执政经验,为他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张如安注意到,王安石在鄞时写过多首政事诗,如《省兵》诗主张要把择将练兵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考虑;《收盐》诗揭露了食盐专卖的弊端,不但富有批判精神,也显露了改革锋芒。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