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聚焦疫情防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为他们颁发“快马奖”

云龙镇陈黄村“五小工作法”跑出抗疫加速度

村民送上对联,褒奖陈黄村抗疫得力。

通讯员供图

    近日,鄞州区云龙镇陈黄村村民徐朝阳来到村防疫卡口,为连续值守5天的陈黄村党委书记叶剑飞送上对联,上面写着“打赢防疫歼灭战,倍道而进是陈黄”。叶剑飞接过对联,笑称这是村民颁发的“快马奖”,是对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抗疫工作的最大肯定。

    自疫情防控升级以来,陈黄村党委迅速集结年轻党员、老年协会、妇女党员等力量,整编特色小分队。发挥“五小工作法”优势,打好群防群治抗疫歼灭战,得到村民们一致点赞。

    “大喇叭”喊出小道理,防疫宣传扩声快

    云龙镇陈黄村全村户籍人口2378人,外来人口4600人,防疫摸排区域广、人员构成复杂。因此,防疫宣传工作需要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各位村民,出门口罩,没有要事,屋里呆牢!”村党委书记叶剑飞的宁波话“三句半”;青年后备干部吴波云录制的“双语”防疫宣传,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高音喇叭及车载流动喇叭上循环播放。大喇叭宣传小道理,流动喇叭村头跑,并通过“掌上治村”等线上宣传渠道,有效“扩声”,防疫宣传不漏一个人。

    “双复核”整编小分队,分队集结快

    自12月6日开始,根据镇防控办公室下发疫情防控相关数据,村两委人员、志愿者迅速以自然村、居住点和居住片分工。充分调动党员“小分队”力量,7个党小组在一小时内迅速集结,并有序分工。助理员、组织员、信息员、联络员、宣传员、调解员的“六大员”机制应急运作,开展地毯式排查。

    通过大数据比对、电话核查、上门走访,5天内累计开展3次中、高风险区域返回人员情况复核。形成转运、保障专业小组,迅速执行隔离排查,执行核酸送查任务15人次。叶剑飞说:“一边利用大数据技术,一边加强实地查访,‘双复核’加持,有效地避免了‘漏网之鱼’。”

    “网上报”开好小会议,志愿招募快

    为减少集聚风险,陈黄村通过手机端“掌上治村”线上平台,发布招募防疫志愿者信息,党员群众纷纷线上报名。党员日夜无休的付出,点燃了党员群众志愿服务的热情,短短一天时间,报名者便多达80人次。

    志愿者徐莉带领6人组党员志愿者小分队,已连续4天值守陈岐小区的扫码测温。陈黄村进出村社14个小门,志愿者动态检测时间表自发形成,物资准备齐全,确保30分钟内能集结,随时做好值守准备。

    “暖人心”解决小问题 爱心接力快

    防控期间村民需要看病配药等应急所需怎么办?村民徐大爷行动不便,陈黄村党委干部主动联系关心。针对老人的日常所需,通过党员志愿者队伍、群团组织及社会团体、网格员接力,为老人提供送菜上门、药物采购等服务,服务群众“疫”刻不停。

    “细排查”管住小苗头

    监督落实快

    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做自律者,最大限度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织密监督网,才能杜绝防控漏洞。陈黄村党委将小组骨干定期巡和家家户户时时督的“管住小苗头”工作法,运用到疫情管控中。党员小组骨干对村重点管控区域的行程码、健康码张贴执行规范,每日一查,“村民督查组”自发展开企业、超市等亮码、测温等动态监管。

    “小区的摄像头坏了,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进出管理上存在安全隐患!”村民董建平通过掌上治村反映完这一问题后,10分钟内,叶剑飞就派人落实整改。家家户户时时督,织起360度无死角的陈黄村疫情防护网。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陈浏晶 黄芸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