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蛟川街道解封后,4岁的坤坤对着镜头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
 |
临江小区居民张俊把鲜花送给医生赵芳 |
 |
解封后,蛟川街道临江小区居民欢呼雀跃 |
昨日,宁波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告称:根据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12月25日16时起解除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解除镇海区蛟川街道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临时封闭管理措施,将镇海区蛟川街道的临江小区、宁波市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甬记公寓从中风险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域,宁波市全域均为低风险。 最新动态 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各类公共场所恢复正常开放,严格落实测温、亮(扫)码、戴口罩、每日消毒等防控措施。网吧、娱乐场所(KTV、歌舞厅、游艺厅)、演出场所、电影院、健身场所、酒吧、足浴店、洗浴中心、棋牌室、艾灸馆、桌游室等密闭场所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饭店、餐馆堂食要合理控制人数、隔位就座。 二、宗教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参加活动人数不超过容纳规模的60%,不举办迎新、敬香、撞钟等聚集性祈福活动。 三、养老机构、福利院等特殊场所探视活动实行预约制,探视者需出示“健康码+行程卡”,并配合做好测温、登记、戴口罩。 四、零售药店继续暂停销售退热类药品,对购买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药品的人员实行实名登记。 五、住宅小区要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出入口要严格落实好“查验健康码+测温”防控措施。 六、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区县(市),提倡非必要不出省,如确需前往,请提前了解目的地城市防控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护,返甬后主动报备,自觉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广大市民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及时申报个人涉疫信息。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所在地村(社区)申报。请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疫苗。据宁波发布 同步播报 本次镇海疫情首例病人昨日治愈出院 本次镇海疫情首例病人,经医护人员科学治疗和精心照料,目前体温正常,无咳嗽咳痰症状,连续2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经救治组专家评估达到出院标准,25日治愈出院。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解封现场 居民们用掌声致谢工作人员 20个日夜的坚守,换来了防疫形势持续向好。昨日,镇海区蛟川街道解封,宁波市全域均为低风险。 12月25日16时,寒风萧瑟,但无法浇灭蛟川街道居民们火热的心。在蛟川街道临江小区东门口,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将围栏一一搬离,随后整齐地站成一排,面向居民敬礼,然后转身离去。 “我们解封啦!我们解封啦!”伴随着居民们的喊声,掌声响起,这是对所有坚守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感谢。 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但临江小区的居民们还是纷纷走出家门,虽然沿街店铺还未开门营业,但是能够在街上走走也是一种幸福。 “我想吃薯条,想吃大鸡腿!”4岁的坤坤拉着爸爸的衣角,开心地嚷嚷着,面对镜头,他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实在是在家里待太久了,一听说今天下午解封了,孩子可高兴坏了,终于可以出门了,还吵着要去吃肯德基。”坤坤的爸爸陈先生说,在这20天时间里,多亏了社工、志愿者的辛苦付出,保障了大家必要的生活物资。 居民张俊抱着5岁的儿子张宸烨匆匆来到临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找到了临江小区的“巡回家庭医生”赵芳,递上了一束鲜艳的鲜花。 “赵医生,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帮助,孩子受伤的手肯定没这么快好起来的,真的是太感谢你了!” 看着健康的张宸烨,赵芳眼眶有些湿润了,那一刻,所有的情绪涌上心头。“12月6日那天,孩子手掌不小心划伤了,缝了有10针,但是小区封闭了不能外出,多亏了赵医生,每天都来帮孩子换药,真是太感谢她了,我特意准备了一束鲜花表示谢意。”张俊说。 在俞范东路和雄镇路的交叉路口,经过20天的临时封闭式管理之后,蛟川街道的封控区和管控区迎来了解封时刻。等候在现场的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有序通过路口。 “晚上已经跟朋友约好了,要去外面吃一顿好的。” “出去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爸妈。” 蛟川街道解封后,居民们心情都很激动,很多人表示,没什么目的地,就想到处去看看。 在甬江隧道口的卡点处,车辆正有序通行。 “很激动,太激动了,这是一生难忘的。”居民徐先生说,他住在蛟川街道世贸小区,20天来,看到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们日夜奋战,也感受着温暖。“原来和邻居联系比较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了。” 李先生是一名货车司机,车厢里放着各种速食和被子,被困在蛟川街道后便一直睡在车上。其间,有无奈也有温暖。随着解封信号发布,李先生眼泛泪花。 “非常激动,我车上的货已经压了20天了,吃的食物是街道、社区给我们提供的盒饭,被子也是他们送来的,谢谢他们。”李先生说。 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房晓墩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