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谨防短信钓鱼诈骗

    近日,小李收到了一条以某银行名义发送的服务短信,短信中提示小李在银行预留的身份证信息已失效,银行卡暂时处于冻结状态,还附有办理信息更新业务的网站链接。小李一看是银行的短信便放松了警惕,正准备点击链接时发现短信号码有些异常,顿时有点警觉起来,再一想中午刚用这张卡在某购物软件上付款购物,一切正常。后小李登录了该银行官方的手机银行APP进行查询,发现卡片状态一切正常,身份信息并未失效。

    向消费者发送短信钓鱼链接是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此类诈骗主要目的是窃取消费者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或盗取账户资金。

    平安银行宁波分行提示广大市民针对此类短信钓鱼诈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辨别短信真伪。消费者在收到以银行名义发送的信息时,往往会降低警惕,因此要特别关注此类短信的真假,特别是遇到异常号码发送的短信,若无法分辨,可至银行营业网点或拨打官方客服热线进行确认。

    二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诈骗短信提供的钓鱼链接很有可能是冒充银行的虚假链接,也有可能是病毒木马等,此类链接不应轻易点击和操作。建议广大消费者通过银行官方APP或网上银行等正规渠道办理业务,以免被不法分子诱骗。

    三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均为个人重要且敏感信息,当有第三方要求提供或输入上述信息时,需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轻易提供此类信息给他人,如发现上当受骗,请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保存证据并及时报警。

    宁波银保监局提醒广大市民,要对不明短信、不明网站链接、不明手机APP等提高警惕,在被要求提供个人重要且敏感信息时,要做到多看多思,防范因个人信息泄露而产生的风险。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汪纪颖 秦琳 赵振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