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来袭,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12名核酸采样支援队员两次奔赴上虞。 |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召开医院第三次党代会。 |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综合医疗大楼和综合科研大楼效果图 |
|
无影灯下,惠利专家精心为患者手术。 |
2021年,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指引方向。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坚定不移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医院发展提质增效,促进宁波医疗事业不断攀高。 这一年,“惠利人”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导向,以百姓健康需求为宗旨,以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为标杆,打造医疗发展的惠利样板; 这一年,“惠利人”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党员为先锋,冲锋在抗击疫情和医疗帮扶一线,担当公立医院的社会使命; 这一年,“惠利人”以信息化建设为桥梁,以医院文化为纽带,两院区执手相望于兴宁桥畔与东部新城,共同守护甬城百姓的健康福祉。 关键词1 抗疫先锋 从12月6日至21日,在镇海、余姚和上虞抗疫战场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大白”身影在前线奔波了16个日日夜夜。 12月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院党委快、准、稳作出应对决策。由于该院东部院区与镇海隔桥相望,一大早前来核酸采样的市民排起长队。10多台开单自助机一字排开,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队伍虽然转了一圈又一圈,采样却井然有序。 12月7日深夜,该院两大院区PCR实验室热火朝天,不仅要完成院内大量核酸标本检测,还要承担来自镇海区的标本,队员们已经连轴转了48小时,累了就在沙发上眯一会儿,当天该院核酸检测标本超过18000管。 得知镇海需要支援的消息,职工们一呼百应,不少党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在镇海“疫”线,队员们还成立了三个临时党支部,把党建的旗帜插在前沿阵地。镇海解封后,该院还派遣了两批共计224人次组成浙江省核酸采样支援队前往上虞支援。截至12月21日,该院共派出15批1891人次支援镇海、余姚、上虞三地,成为我市派遣人数最多的医疗机构。 关键词2 党建领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院将党史学习教育分为4个主要任务和18条重点举措贯穿全年,以党史学习教育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6月29日,该院顺利召开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医院党委和纪委,成为年度该院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目前该院发展进入“大融合、大基建、大变革”时期,党史学习教育为医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慧锦囊,也积聚起了勇立潮头的创新劲和勇争一流的实干劲。 立足百姓需求,以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践行“医心惠民”。医院联合10余个党支部成立红色联盟,走进社区、山村、海岛等开展大型联合义诊38次,受惠群众达3500人次,将大型检查设备移动CT车开到百姓家门口,打造一站式义诊服务。开展大型网络义诊、上线网络医院,让群众看病少跑腿。医院通过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三服务实践活动具体化和精准化。 党建不仅是引领力,还是生产力。医院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助推工程,探索建立与现代化医学中心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3 行动纲领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十四五”规划》一出台便成为全院职工的热议话题。这份今后五年的行动纲领让全院职工看到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看到了展现在面前的蓝海。 “高质量”发展是这份规划的“硬核”。《规划》提出“1212”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党建引领、人才引育、学科拓展、技术创新、智慧医院、精准防控等12项工程,并给出人才学科建设、科教创新、医院治理等10大举措,从医院综合实力、运行管理、公共服务等全方面打造医院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是该院突破瓶颈、闯入发展蓝海的“秘籍”。高质量发展首先在发展方式转变。今年两院区床位重新布局,年初康复科整体进驻宁慈康复医院,与宁慈康复医院成立医联体,下半年以疾病为中心成立急诊中心、呼吸中心、代谢疾病诊疗中心等18个诊疗中心,整合人才、技术、设备资源,突出专科群发展理念,打破传统的分科治疗壁垒,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型转变。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逐步走向内涵式、集约性、高效型的闭环管理。今年该院启动全院综合查房,由院领导带队,全体职能科室参与,对各个学科进行全方位检查,精准“搭脉”。目前已梳理解决问题及推动项目178条,其中25条学科发展建议已纳入医院中长期整体规划,15条信息系统改进建议已启动升级流程,优化简化办公流程7项,切实促进科室精准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4 全国前3% 今年3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结果。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在2413家公立医院中位居72名,跻身前3%,等级A+,位列全市第一。之后浙江省卫健委公布新一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名单,该院再次榜上有名。 这份成绩单是对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展现。近年来医院坚持医疗立院、学科强院、科教兴院、党建领院,以人才、学科、科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拉动医院综合实力不断跑向前。 医院筑巢引凤,凭借省市共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医工融合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通过灵活方式引进上海伤骨科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专家团队,落户了哈佛医学院海归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11人。 人才遍地开花,带来了技术的填补空白和学科的突破发展。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投入使用,市胸部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成立,市脑卒中质控中心挂靠,全国首批二级癫痫中心落户。近年来,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省自然及省公益)22项、厅级项目(省医药及省中医药)81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项,其中2020年肝移植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病例报道一篇,分值高达74.699。 在浙江省三级医院(DRG)质量绩效分析报告(2021前三季度)中,该院综合CMI值全省第三,全市第一,代表手术能力的三四级手术例数和占比全市第一,代表疑难疾病诊治水平的RW值≥2病例院内占比全市第一,68个重点病种和术种有37个进入全省前十。 关键词5 安全底线 11月份,该院医疗质量成绩总体评分超过了96分,相比几个月前的第一次评估有了显著提高。 这份成绩背后是该院“仁心仁术、惠民利民”的初心,也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红线思维。 今年3月开始,该院启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从全面启动实施、分批次重点整改、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对全院临床科室的质量安全进行量化考核。领导班子带头每月督查,科室每月自查,尤其是查找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薄弱点和难点,将问题逐个击破,做到医疗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核心制度人人知晓,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切实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而这份医疗质量的考卷也是充满了细致的人文色彩,包括医疗质控、护理质控、手术质控、感染质控、药物质控、信息安全质控6个维度83条标准精确测评,全面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的核心工作和立院之本,也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李惠利医院实行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建立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统一VTE、危急值、不良事件同质化管理平台,优化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管理流程、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年等,筑牢生命线,严守安全关。 关键词6 数字赋能 5G信号支撑,医嘱执行不再卡点,标本运送机器人来回跑,自助机直接打印中英文核酸报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今年频频被点赞,并顺利通过了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医院真周到,台风天上不了医院,还可以网络问诊。”今年8月,台风把不少市民困在了家里,看不了病。借助网络医院这一信息系统,该院推出了网络问诊,当天200多名医生在线为市民看病。 让市民“一次也不跑”,互联网医院还上线了化验检查单、复诊、药物处方、配药快递到家等多项功能,就在不久前,该院实现了互联网医院线上开单“再升级”,增加了增强类检查(增强CT、增强磁共振等)和特病检验检查预约,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近日,该院检验检查互认工作也已成功上线。通过信息建设全面推进全省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这一举措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记者了解到,该院不断丰富信息化应用场景。12月16日,该院把5G技术带到了移动核酸采样现场。前来采样市民只需身份证一刷,信息就能全部登记匹配,而工作人员也不再需要打印条码、填写信息等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也降低了人工导致的误差。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该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业务系统功能模块,而且提高了诊疗流程规范化水平,为医疗质量体系建设、运营管理决策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关键词7 医疗帮扶 近日,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那曲市比如县,350名村医接受了第二轮系统的培训课程。而这背后是一位宁波医生的奔波身影。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诗良是浙江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担任比如县卫健委主任、比如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院长。2019年7月一到比如县,他克服高原反应,一个月内跑遍了比如县8乡2镇和部分村,谈话300余人次,提出了“强县、联乡、提村”的健康比如3.0三年援藏医疗计划。他组建的“天路医行”志愿服务队今年开展医疗服务“进重大项目、进基层站所、进偏远牧区、进医疗盲点”的“四进”活动,切实服务藏族同胞。 早在10多年前该院就派遣医务人员前往新疆支援,该院帮扶的身影到过西藏、贵州、吉林等地,最远到达了非洲,与贵州黔西南州、吉林延边等5家医疗机构结对帮扶。 7月,该院医疗帮扶再添新成员,与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人民医院结成东西部协作关系,同时4名惠利人组成援川医疗帮扶队,在普格县人民医院开启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一直把医疗帮扶作为医院传统,义无反顾地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8 基建工程 路过兴宁路彩虹南路路口,两幢正在紧张施工的大楼总让人驻足仰望。这便是李惠利医院综合医疗大楼和科研综合大楼工程,也是我市的两大民生工程。 目前综合医疗大楼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将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该工程建筑面积达10.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700余张。 今年6月29日,服务了近30年的兴宁院区2号楼完成了她的使命,在一阵巨响中轰然倒下,而她的身后将矗立起一幢科研综合大楼,承接全新的使命。该项目将按照区域医学中心、“智慧医院”的建设要求,大幅增加科研教学、技能培训、科技创新、远程医疗服务及信息检索用房配置,补足医院科研教学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和精准医疗服务水平。 以“平战结合”方式合理规划布局应急医疗救治服务用房及设施设备,既补足防控体系基础设施短板,又显著提高公共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综合科研和医学教育实训基地,构建和完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医学科教实训体系。 硬件设施的不断提档升级,为该院争创省内一流、 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医学中心奠定基础。 关键词9 协同发展 2021年1月1日零点,300余名工作人员连夜奋战,在兴宁院区和东部院区架起了一条信息通道,两院区放射报告系统、病案系统、绩效DRG和医保DRG模拟系统等整合,为进一步推进两院区同质化管理夯实根基。 前不久,该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成功晋级为我市重点临床专科。今年4月份,整合两院区3个骨科病房实施中心化管理,并分设运动与医学、脊柱外科、骨科创伤外科3个亚专科,两院区的医疗资源深度融合,为学科发展松了绑,骨科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之后,该院在“一院两区同质化”管理的框架下,成立了55个临床科室,18个临床诊疗中心,完成了全院的学科布局规划。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的整合也同步推进。通过公开竞聘,全院283名中层干部脱颖而出,他们的办公模式将打破空间壁垒,促进两院区的各项业务交融。 信息、学科、人力资源整合开启了医院全面融合的新局面。 整合即效率,也意味着发展质量的提升。新的学科布局让原来“混合作战”的队员找到自己的专属“赛道”,避免了医疗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同质化竞争,也让学科的发展迈开大步。 关键词10 清廉为基 医院党委始终把清廉医院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之一,以清廉为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积极构建“四责协同”。医院纪委聚焦主责主业,从机制上探索创新,在精细化管理中保障落实,通过大数据搭建监管平台,夯实基础和创新方法并举,始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精心打造的“一屏一廊一墙一网”入选宁波市“清廉文化云地图”基层实践基地,总结提炼的网格化监管“三四五工作法”在系统内交流推广,并在2021年第三届改善医疗服务全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决赛获奖,亮出了清廉医院的“惠利名片”。 以三级网格构建监管大格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让“小网格”打通责任和压力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并实现精细化管理。 以清廉文化筑牢思想灵魂线。结合医院历程、愿景、精神等打造惠利特色清廉文化,多感官表达方式增强渗透力,打响清廉文化品牌。 探索“小微权力”监管新机制。构建清单制度体系、权力流程图等规范化建设把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牢笼。 以信息手段织紧监管高压网。用信息化管理实现药品使用管理“五步法”,结合钉钉软件优化各项流程,确保执纪监督落地有声。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李颂 徐晨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