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追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烟花 到战疫

每一次治愈
都让你我更有力量

受台风“烟花”影响,部分老旧小区积水严重,居民被安全转移。记者 刘波 摄

7月26日,海曙区洞桥镇上水碶村,8个月大的男孩躺在消防员怀里沉沉睡去,格外安心。 通讯员 邓锦荣 陈星璐 摄

    生活,从来不会永远是坦途鲜花,也会有泥泞风霜。

    2021年不容易,总有人和我们一起扛;再难的时候,也有一些画面、一种声音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光。

    “烟花”冷,人心暖。今年7月台风“烟花”带来的风雨有多大,雨后的蓝天就有多澄澈。风雨中的守望相助,让我们看到团结的力量。

    “疫”路上,勇担当。2021年,宁波曾经两度笼上疫情的阴霾:8月北仑,12月镇海。星夜驰援,最美逆行,让我们看到担当和奉献的光芒。

    我们追着光奋力向前,我们终会被治愈,我们一直在成长。

    奔赴在

    抗台一线的你们真美!

    7月20日14时,“烟花”加强为台风;

    7月21日11时,“烟花”加强为强台风级;

    7月23日16时,宁波市气象台预测,“烟花”带来的降雨量可能破历史极值,一旦登陆,多点将出现“列车效应”……

    很多人不会忘记,今年7月下旬,当“烟花”步步逼近,当预警一次次升级,笼罩在我们心头的慌张和不安。

    可所有人更不会忘记,“烟花”来时,这座城市的镇定应对,以及背后的众志成城。

    7月24日9时,宁波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山林间、河道旁、低洼地、安置点……公安干警、党员干部、志愿者、普通市民,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冲进了疾风骤雨,筑起一道道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堤”和“挡风墙”。

    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沿海住着80余户村民,平日里推窗赏景的“海景房”在台风面前成了随时可能被淹没的“危房”。于是,沿海路面上,镇村两级50多位党员干部、公安民警争分夺秒抢装沙袋,紧急铺设在村民家门口,筑起第一道防线。

    “烟花”徐徐徘徊,鄞江水倒灌,海曙区洞桥镇一片汪洋,积水漫过田野、道路、车辆,涌进村民家门。水位上涨,水流湍急,连“高大”的消防救援车都寸步难行。于是,公安、消防人员和志愿者携带皮划艇、救生衣徒步进入,一次次往返,一次次充当“人肉墙”,为被困群众开辟生命通道。

    当积水漫上,很多商场、学校、小区、公共停车场不约而同作出决定: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地面停车场。

    “烟花”很猛,可再猛,也敌不过万众一心。风雨里,我们还记住了那些温暖的面孔和声音:余姚市梨洲街道三溪村党总支书记罗立锋连续奋战4天4夜进了医院,刚脱离危险期又投入抗台;北仑区新碶街道青年小厨餐馆的老板每天准备数百份餐食,免费送给避灾点的群众;鄞州区东柳街道园丁社区负责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队员主动当起志愿者,补漏、抽水,他们说“我们别的不会,就是有一身力气”;鄞城大道旁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娘下了水饺给增援洞桥的消防队员填肚子,却死活不肯收钱,说“要给孩子做个榜样”……

    沮丧只在最初的那一瞬间。当你看到那么多人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当你看到那么多人成为那一把伞,撑起他人的晴空,“风雨后的彩虹”还会远吗?

    7月25日12时30分前后,“烟花”在舟山登陆。随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烟花”掠过,给城市留下了创伤,也留下了带不走的温度和凝聚力。

    记者 陈烨 王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