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追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烟花 到战疫

每一次治愈
都让你我更有力量

宁海强蛟镇党员干部、志愿者堆沙袋防台。记者 郑凯侠 摄

“大白”收到了小朋友送的字条和亲手编的手链。受访者供图

廖声芳护士在大巴上累得坐地上就睡着了。

受访者供图

国科大宁波华美医院医护人员完成当天的工作后,在核酸采样点合影。医院供图

    逆行在

    抗疫一线的你们好飒!

    8月10日雨夜,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例行检测10人混采标本中,发现1例可疑阳性。

    一时间,刚刚恢复平静的城市像被投下一颗“惊雷”。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随即拉开……

    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分局立即对10人名单展开溯源,通过每天24小时轨迹分析,找密接者,找密接者的密接者,排查信息呈几何级叠加;梅山街道、白峰街道先后完成三轮共12万余人份的核酸筛查,2万余名党员干部、2000多名志愿者奋战一线。

    真好!结果均为阴性。一场虚惊,尘埃落定。

    没人预料得到,时隔4个月,当我们开始畅想新年愿景时,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打破了宁静——12月6日,镇海区通报三例新冠阳性病例。

    12月7日2时起,宁波启动I级响应,镇海临时实施封闭管理。

    疫情来势汹汹,一个个普通人又勇敢地站了出来。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工、志愿者纷纷请愿,在抗疫一线筑起“防护墙”。

    白衣执甲,全力抗疫。岁月静好时,你们是天使;疫情来临时,你们是战士。全市医护人员都行动起来了。仅12月6日、7日两天,全市就组建了3540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镇海,另有170人的核酸检测机动队投入工作。

    12月7日凌晨3点,再次前往镇海支援的路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廖声芳在大巴车上席地而坐,累得趴在座椅上睡着了。前一天增援回来,她只休息了两小时,又重新出发。

    宁波市第一医院介入中心的黄腾护士多次增援镇海,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还在停车场救起了一位命悬一线的老人。甲乳外科医生郭申超,为了增援镇海,推迟了筹备已久的婚礼,令他自豪的是:未婚妻也是医生,全力支持。

    “老婆加油,等你回家。”“平安回家。”国科大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物资转运车上码放着一堆塑料袋,这是家属给从岗位直接驰援镇海的亲人们准备的物资。塑料袋上贴着的一张张纸条,读来让人泪目。

    在核酸检测基地,工作人员连续多天拿咖啡当水喝来提神,刷新一项项极限速度;疾控中心的病毒捕手们马不停蹄地开展“流调”,和病毒赛跑。

    在短暂的沮丧后,我们又被治愈。这座城市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团结到一起:社工们照顾居民的饮食起居,安排核酸检测,搬运各类物资,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志愿红”是疫情下鼓舞人心的颜色,“独臂志愿者”张海江在封控小区门口值守,他坚持“我腿脚好,能坚持服务到疫情结束”;公交车帮忙运送抗疫物资,出租车也自发前往,随时听从调配……

    一线抗疫人员的奉献,我们看在眼里;最美逆行者的牺牲,我们疼在心上。于是,热心市民匿名送来了奶茶、暖宝宝、夜宵;孩子们编了手链,画了“致敬大白”的画,送给心中最可爱的人。

    20个日夜的坚守,换来防疫形势持续向好。12月25日16时起,镇海区蛟川街道封控区和管控区的临时封闭管理措施解除,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解除,宁波市全域均低风险,成功“摘星”。

    岁末的生活,重归平日的节奏。

    我们不会忘记,阴霾来临时,我们如何同心共渡。

    我们始终相信,为了这座城,我们可以无所畏惧。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