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家》是刘明君退休前主持的最后一档栏目。 |
 |
刘明君播报《宁波新闻》。 |
 |
退休后的刘明君开设了微信视频号“晓柳讲堂”。 |
 |
广播剧《血染的抗币》海报 |
□瑶瑶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在老宁波人关于电视的记忆中必定有的一个名字——刘明君,但大家印象更深刻的应该是她的播音艺名“晓柳”和她左脸上标志性的大酒窝。三十多年过去了,已经退休的她至今仍然有流量,而且是满满的正能量。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1984年,宁波电视台在开明街4号成立。 当时报考宁波电视台播音和记者岗位的就有一千多人。那时只有19岁的刘明君,便在其中。后来她成为宁波广播电视局最年轻的员工,大家亲切地叫她小刘,播音艺名“晓柳”便由此而来。作为宁波第一代电视播音员,她以优雅的气质和沉稳内敛的声音,给了一代宁波人深深的回忆。 刘明君说她最喜欢成龙曾唱红的一首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1983年宁波市总工会举行演讲比赛,当时她在宁波无线电二厂工作,工会主席急得团团转要找选手参赛,刘明君毛遂自荐报名参赛,一轮,两轮,总决赛。在众多参赛者中,刘明君获得前六名的好成绩。比赛前十名参加宁波市总工会组织的爱岗敬业巡回演讲团,在演讲期间,有专业老师前来培训,其中一位任职于宁波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师告诉刘明君,宁波电视台要成立了,正在招贤纳士。那位老师非常看好刘明君,鼓励她前去考试。周围人知道刘明君要去应考电视播音员都不抱有希望,连母亲都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只招一名女播音员,怎么可能考得上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刘明君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 她听说读报可以提高普通话水平和阅读能力,训练播音基本功,于是她每天都拿张《宁波日报》读报,一直读一直读。连同事都揶揄她再读下去,就要变成每天站在缸鸭狗汤团店门口读报的那个神经病了。 报考之路艰辛坎坷,经过文化考试、反复面试录音录像,历时半年的拼搏和等待,终于刘明君的名字跃然录取榜上,她成了第一个宁波电视台专职女播音员,这年她20岁。 那时候,宁波电视台只有15分钟自拍节目《宁波新闻》,由刘明君(晓柳)和邓建中(邓峰)播报。这样一个靓丽端庄,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电视播音员的出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刘明君回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出门都会被观众认出来并找她签名,有时候出租车司机都不肯收她车钱。 之后,刘明君成功转型,成为《健康顾问》主持人兼制片人。很多观众会写信,把自己遇到的健康问题对刘明君说……工作人员隔几天去趟收发室,用小推车把给栏目组的信拉回来,每次都是满满一大袋。 2000年,刘明君主创消防《三江119》,荣登“全国电视百佳栏目”宝座,作为制片人的她也因此获得全国锐意创新制片人荣誉;农业节目《农家》是刘明君退休前接手的最后一档栏目,在她接手后,收视率突破以往。 直到如今遇到老观众,他们还会激动地和她说:“你曾经是我心中的偶像。” 传承文化 取悦自己 2019年,刘明君55岁,作为高级职称的她可以60岁退休。退休前最后5年的工作时间其实原本会很安逸、舒适,但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悄悄离开。 她说5年对一个女人来说很宝贵,虽然55岁已是一个不再年轻的年纪。但对于刘明君来说,“退休”是逗号,不是句号。很多人退休以后,对于生活的激情减退,他们总认为退休等于被社会淘汰。但是刘明君认为退休后的生活依然可以很精彩。 休息后的第一件事是学会游泳,因为她很爱美,她认为要想保持年轻,首先必须保持体型,以前特别怕水一直不敢下水,为什么到了退休反而学会了游泳呢?她说:“这充分证明了一点,你的内心是否真正很想要一件东西,如果真的想要,就会努力!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女人爱美的脚步。”后来她还带自己的播音学生学习游泳,训练肺活量美化声音。 第二件事是去讲课,传承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技巧。刘明君受宁波市工人文化宫邀请,教授“演讲技巧”,学生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她没有想到来听课的有好多大专院校的老师和机关干部,这些学生的课可没有那么好上,让她更没想到的是,她们都很喜欢听晓柳老师讲课,也很赞赏她,她说这项工作也是她“取悦了自己”。 第三件事是应邀去宁波市青少年宫讲课,这是她把学龄前儿童心理学与播音主持艺术相结合的一次教学尝试,有家长对她说:“晓柳老师,我女儿可喜欢你了,我给孩子课报太多 ,想把‘快乐小主持’课暂时停了,女儿哭了,坚决不肯!”刘明君开心地说:这些都是她最好的收获。 疫情中录制 广播剧《血染的抗币》 时间来到了2021年初,当时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晓柳又重新燃起了对广播电视艺术的热爱,她开始利用短视频宣传宁波本土文化,在抖音上开设了“学说宁波话”,开设了微信视频“晓柳讲堂”“微剧原创”等。在建党100周年和宁波建城1200年之际,作为革命军人后代,刘明君一直在思考父辈为解放宁波做过贡献,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 2021年春节后,刘明君在拍摄小视频采访中发现,浙东红色货币历史题材以广播剧影视文艺形式宣传是一项空白,以往都是通过展览和新闻纪录片等形式宣传的,于是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组织人员写剧本进行创作,在货币历史方面多次请教宁波市钱币学会专家,并且自费组织召开浙东红色货币微剧广播剧创作题材研讨会,后来这一题材得到市文联文创室重视,报送市文联党组,获得创作扶持。 刘明君组织创作团队,认真听取省市相关专家意见,对题材研究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是值得创作的题材,有望创作出文艺精品。于是7月份开始,主创人员对剧本反复多次研讨打磨,由孙仰芳老师主笔把原定名称《抗币奇缘》改为《血染的抗币》,8月广播剧上下集第一稿完成,提交宁波市文联创研室审稿,经两次审改后,决定将剧本改为三集连续剧,刘明君邀请著名广播剧编导董慧临担任导演,并参与广播剧剧本修改,采访了王天杨和褚纳新等红色货币藏家,寻访余姚慈溪等四明山周边地区的革命村落,终于10月21日召开剧本定稿会,剧本前期创作任务圆满完成。在宁波市文联、慈溪市文联和宁波市艺术发展基金共同扶持下,《血染的抗币》终于可以录制了! 天有不测风云,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疫情升级了,而刘明君去上海联系演播录制时,刚好上海浦东和宁波镇海发现新病例,大家看见宁波人可是怕怕的!在上海的日子里,核酸检测变成常态,在北京,刘明君几十年未见的闺蜜同桌都婉言拒绝重逢!困难没有阻挡住任务的完成。2021年12月20日深夜,三集广播连续剧《血染的抗币》如期制作结束,由于广播剧制作精良,12月3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客户端,浙江省广电经济广播,宁波市广电新闻综合广播,慈溪市融媒体中心诸多平台同时上线播出,《宁波晚报》进行报道。 回顾过去一年,刘明君说:“2021是我最艰辛的一年,也是最难忘的一年,更是感恩的一年,幸福的一年!” 2022年,她的畅想是“爱我所爱,让生活充满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