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祝家渡: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祝江大桥 张晓曦 摄

祝家渡老街。

祝家渡老街上的界碑

四合院外墙刷上黑色的漆用来防潮。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朝诗人袁枚写的励志小诗《苔》。而袁枚的祖居地余姚三七市镇祝家渡村,面积仅有3.55平方公里,在地图上亦如苔花一般大小,但是当记者走进这个小村,走进祝家渡老街、祝江大桥,采访91岁的老人袁祥佑和三七市镇镇志办的孙斌海老师,才了解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浙东大运河余姚段的重要渡口,作为名人辈出的袁氏、柳氏两大家族的聚居地,这个小村也曾有着牡丹花开般的绚烂。

    祝家渡的由来和祝江大桥

    祝家渡村南接慈江。慈江是南宋淳佑六年(1246),由制守颜颐仲主持疏通开拓,为避免姚江潮汐影响而修建的航道。从慈江的彭王浦口至剡绪浦口,这段江原名竹江,祝家渡就是在这段江上所设的一个渡口。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姓竹的渔翁就在竹江里以打鱼为生,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他看到两岸有许多人为了过江到对岸办事,费尽周折,便产生同情之心,将自家渔船摇到岸边当作免费渡船,深得百姓称赞。于是,大家便以渔翁之姓将这个渡口称之为“竹家渡”。后来老人亡故,因其无后,他的一个姓祝的外甥继承其渡工事业,久而久之村民又将“竹家渡”叫成了“祝家渡”。

    如今的祝家渡口因为陆路的发达早已不复存在,只是被围墙围起来的一个上下岸的地方,还能从村里老人的回忆中,依稀想见当年渡口船老大的吆喝与人来人往的繁忙。而距离渡口两侧不远处,分别建有横跨慈江的铁索桥和公路桥,更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由于江北有祝江粮站,江南的河姆渡镇是粮食主产区,运粮需求非常大,而渡口摆渡效率低,难以满足。于是,1965年7月,便由余姚公交局设计,开工建设祝江大桥,次年完工。

    祝江大桥是浙江省最早的钢结构拉索桥,全长101米,桥面净宽3米。2010年,祝江大桥被列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浙东大运河的重要遗产点,后加固维修,如今已成为摄影师和游客来到三七市镇的必到打卡点。

    袁、柳二氏“达则兼济天下”

    祝江大桥旁就是祝江粮站,沿着祝江粮站往北走,可以看到一排排砖木结构两层楼的老屋,那就是祝家渡老街。祝家渡老街呈工字型,以前每月逢农历二四六九是赶集之日,方圆十几里的人都会赶来交易农副产品、生活用品,把老街挤得水泄不通。

    如今由于贸易市场的开办,老街日渐冷清。沿着老街穿过一条弄堂,可以见到一处老旧的四合院,四合院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曾被征用作为粮站。在四合院外墙的墙壁上,可以看到上面还刷着一层黑色的漆,那是粮站为了防潮刷的漆。

    年近80的孙斌海告诉记者,这处宅院是村里袁氏家族的一户大户人家所有。历史上祝家渡最有名的就是袁氏和柳氏两大家族。

    袁家有人在宋代迁居至祝家渡,繁衍生息,族人中经商最多,也有不少人考取功名而入仕,发展到明朝袁茂英,其子袁宏勋,孙袁象坤、袁象北、袁象春这三代时,是袁氏家族最富裕的阶段。

    袁茂英,字学君,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职于礼部观政为行人,升礼部郎中,后来又担任云南按察使。因为当时有人造反,滥杀无辜,袁茂英平乱,因功升为布政使而退休。袁茂英老年回家,为民办实事,在渔溪修铺官路十几里,深得乡人夸赞。

    袁宏勋,袁茂英之子,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累官至大理寺少卿。袁象坤,字原生,以贡生出任萧山县训导。受其祖父袁茂英和父亲袁宏勋的影响,宅心仁厚,和睦兄弟姐妹。与兄弟姐妹七人同居一堂,长达30余年,毫无嫌隙,传为美谈。而他的弟弟袁象北同为贡生,治家有方,以个人家资救济民众,冬天送棉衣,荒年送粥米,同时为了方便乡人坐船渡江办事,还专门出钱买船,雇人摇船,深得百姓感佩。

    孙斌海告诉记者,与袁氏一样,祝家渡柳氏家族的人也是“达者兼济天下”,在祝家渡留下了好口碑。

    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宋朝郡马公从石台乡句余村迁居于竹江边定居,生三个儿子,其次子柳岳是宋末工部侍郎。因当时宋元混战,时局混乱,宋史中没有明确记载柳岳的籍贯。后来在修地方志时,有人在罗江发现柳伯彦郡马的真实坟墓,墓前的碑碣尚在,并证明祝家渡柳氏后裔一直在扫墓,因此记入县志。

    柳家为名门官宦后裔,深受祖上熏陶,努力读书,出了好多名人和为官者,其中柳景春最为著名。

    柳景春,字善始,又字富监,号剡渚,为人忠厚,善做好事。元朝末年兵荒马乱,百姓饥寒交迫,景春开仓放粮。周边江河年久失修,常闹水灾,他又出资挖掘从干岙至慈江的浦河,在原来基础上挖深挖宽挖直,方便泄洪,方便船只通行和农田灌溉,确保粮食丰收。同时,他又出资在浦河上修建一座石桥,便于乡民通行。当地人为了纪念他,把这条浦河以其号命名为“剡渚浦”,桥以其字命名为“富监桥”。

    袁枚与祝家渡,“祠堂一拜最消魂”

    到了清代,祝家渡袁氏一脉也先后有人中过进士、举人,但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诗人袁枚。

    在采访中,袁祥佑老人自豪地说,其他地方的祠堂都是命名“某氏宗祠",而祝家渡的袁氏祠堂挂的牌匾却是“袁大宗祠”,就是因为历史上出了袁枚这个大名人。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是清朝的天才诗人。他与纪晓岚齐名,当时素有“北纪南袁”之称。袁枚从小受良好的家风熏陶,爱读诗书,肯钻研。他的曾祖父袁象春一生好游,足迹遍布全国名山大川。他还把全家从祝家渡迁至钱塘大树巷。清乾隆四年(1739),24岁的袁枚考取进士,做过溧水、江宁、沐阳等地知县。

    清乾隆十四年(1749),父亲去世,袁枚辞官养母。34岁的他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起名“随园”,将其改造为私家园林,开始了悠闲的归隐生活,以文学创作为主,写下了《小仓山房文集》《小仓山房诗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著作,奠定了其文坛地位。

    袁氏从祝家渡迁居钱塘时渐趋衰落,等到袁枚出世,伴随他的是贫寒和衰败。而从老一辈的言谈中,故乡慈水竹江的秀丽景色和祖上荣耀显赫的地位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情结。

    袁枚80岁时,宁波府台邀请他来甬作客,他才回到祝家渡,这里有他的五世祖袁宏勋祠堂。当他在祠堂中看到高挂着他入翰林和堂弟袁树中进士的匾额时,不禁百感交集,作诗记录:“路过慈溪水竹村,祠堂一拜最消魂。不图刘阮归来早,已见人间七世孙。”(三七市镇祝家渡原属慈溪,后划归余姚)又自注: “五代祖察院槐眉公有祠堂,余入翰林、香亭成进士匾额俱存。八十年来,从未一到。”

    “八十年来,从未一到”,但家乡人从未忘记他,这便是根的情意。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孙斌海 袁新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