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人检测出阳性 往往全家“中招”

幽门螺杆菌
这件事
今天来仔细说说

    用药2周,胃部直径2厘米的肿瘤消失了

    幽门螺杆菌在河水中可存活至少3年,在自来水中也能存活4-10天。除非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难以自行消除。

    采访中,多位消化科专家建议,应当进行全民普查,最起码应该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有胃癌家属史的人进行全面的幽门螺杆菌检查,并对感染者进行杀菌治疗。

    38岁的徐女士就受益于杀菌治疗,她在复查后感慨:“医生,没想到,吃了2周的药,我胃里的肿瘤消失了。”

    徐女士时常觉得上腹部不适,有饱胀感,而且频繁打嗝,2个月前她到国科大华美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石定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徐女士的胃体里有一处1.5厘米×2厘米的溃疡性病变。检查后,徐女士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和MALT淋巴瘤。

    “MALT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MALT淋巴瘤也会随之自愈,不需要额外去做手术等处理。”石定说。

    接下来的2周,徐女士遵医嘱服药,通过“四联法”杀菌,隐痛、饱胀等症状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停药后4个月,徐女士复查,听到好消息:幽门螺杆菌阴性,已被根治;胃镜下看不到病变。

    徐女士说:“虽然当时医生告诉我那是低度恶性瘤,但总归还是比较担心的。不治疗的话,也会进展、恶化。现在就放心了。”

    反复杀不完?规范治疗的同时还要全家治疗

    有过治疗经历的市民常常会遇见幽门螺杆菌无法杀死的问题,往往是吃了一段药,再检测还是阳性。

    今年50多岁的王女士几年前通过胃镜检查,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部还有局部肠化表现,医生建议她进行杀菌治疗。让她郁闷的是,经过了3个周期的杀菌治疗,药吃了不少,但一直无法根治。

    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省级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医生为她进行了幽门螺杆菌培养,看看到底她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到底对哪种杀菌药敏感。通过培养结果,医生为她选择了合适的杀菌药。治疗后复查,她的幽门螺杆菌检测终于变成了阴性。

    “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杀菌药物有10余种,一般医生都是通过经验来为患者选择药物种类,但每个地区的人适合的药物不尽相同,个体之间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初次治疗的患者经过10天-14天的规范治疗后,85%-90%的患者能得到彻底根治。因此,首次治疗的规范性尤其重要。”宁大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胡桂梅介绍,在门诊常常遇到幽门螺杆菌杀菌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没进行规范治疗,比如没有按时服药、有漏服的情况,二是出现了耐药性。

    医生提醒,幽门螺杆菌比较“顽固”,必须规范治疗,否则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进而导致之后的治疗更加困难。如果一次杀菌治疗后没有效果,必须间隔3个月-6个月再进行治疗,否则细菌的耐药性没有完全消除,会使得第二次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一般不建议治疗

    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易传染性,医生强调,一人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全家人都要检测。如果家庭里有其他成员阳性,治疗的时候需要一起进行,否则很容易通过同桌吃饭而感染。

    因此,在门诊中,常有患者询问,自己幽门螺杆菌阳性,家里的孩子要不要也来检测?如果阳性,是不是也要一起治疗?

    “目前多数消化内科专家建议,要及时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而且年纪越轻,治疗获益越大。不过对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来说,一般不建议治疗。”宁大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缪敏说。

    另外,缪敏表示,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低于成年人,且儿童感染后在成长过程中有免疫清除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感染也可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因此,不建议14岁以下的儿童做幽门螺杆菌检测。不过,如果未成年人有消化性溃疡和MALT淋巴瘤的,则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杀菌治疗。

    此外,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癌发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幽门螺杆菌会先引发胃炎,然后导致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进而发展到早期胃癌。而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老年人是否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需到正规消化门诊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再进行处理。

    对抗幽门螺杆菌,牙膏来凑啥热闹?

    对于市场上宣称可以“杀死”或是“预防”“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牙膏,石定说:“杀死幽门螺杆菌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靠牙膏里添加点东西就能做到?肯定不现实。”

    据了解,抗幽门螺杆菌牙膏的概念,与过去对这一病菌的错误认识有关。上世纪90年代,医生在患者的口腔中也检出了这一病菌。

    而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专家发现,只有少数感染者的口腔内有幽门螺杆菌,且活性不高。这些“少数分子”可能是随胃酸反流来的“匆匆过客”。而我们治疗中要对付的,其实是胃内的幽门螺杆菌,口腔里的那点细菌,甚至连“跑龙套”都算不上。

    怎么避免自己被幽门螺杆菌“侵袭”?

    石定介绍,普通的开水等消毒手段无法杀死该病菌,需要用到专业的消毒设备。另外,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简便且有效的防护手段。

    记者 王颖 孙美星

    通讯员 郑轲 朱依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