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汉代历史文化主题展昨开幕

50余件汉代文物 注解“东南名邑”的由来

余姚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出土文物。 记者 顾嘉懿 摄

花园新村出土的汉代封检,上有“王仲邮棨”墨书。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汉风流余韵,名邑写春秋。昨天,余姚博物馆筹备已久的“汉风姚城——余姚汉代历史文化主题展”正式开幕。

    展览旨在通过考古材料的整理与文献研究,溯源余姚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的文化根脉,展示余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出的50余件汉代文物,包括2020年发现的余姚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出土文物、余姚博物馆旧藏及4件私人收藏的汉砖,均为首次亮相。

    “汉风姚城”展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宁波市文物局)、余姚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余姚市文物局)承办,位于余姚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将持续到4月20日。

    秦汉是余姚发展的关键节点

    对余姚来说,秦汉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自此,余姚结束了“信史不达”的时代,逐步发展成为“东南名邑”“文献名邦”。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因舜支庶封姚而立余姚、上虞二县”;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由孙权委任的“余姚长”朱然在姚江畔筑城。这是余姚置县、建城两个最重要的时间点。

    按照时间线,此次展览分为序章“越地长歌”以及“置县建城”“儒风乍起”“迷仙崇道”“百业肇兴”四个部分。

    “越地长歌”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余姚的出土文物分布情况;“置县建城”讲述了秦始皇东巡至会稽的故事,以及朱然在姚江北岸筑城的概貌;“儒风乍起”指的是两汉之际,大批北方人士迁入余姚,余姚境内著姓望族崛起,著名的如严子陵及“江左豪门”虞氏家族,对后世影响深远;“迷仙崇道”提及东汉后期,浙东地区逐渐成为道教传播重地;“百业肇兴”展示了汉代余姚在青瓷制造、越布织造、建筑等行业取得的突破性发展。

    集中展示汉代考古发掘成果

    “近年余姚考古发现的汉代遗址和出土文物是本次展陈的重点。”余姚市文保所副所长孙栋苗介绍说,“比如获评2020年浙江省重要考古发现的余姚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2017年发掘的余姚穴湖孙吴时期虞氏墓,所出土的陶瓷器、铭文砖等,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地处余姚巽水门外,被认为是一处汉代的濒水聚落。发掘出土的陶器有罐、盆、钵等生活类器皿以及纺轮、网坠等生产用具;瓷器有越窑青瓷盏、湘阴窑碗、鸟头瓷塑等;铜器有五铢、剪轮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铜钱及铜削、铜环等。此外还出土有大量砖块、板瓦、筒瓦及少量云纹瓦当等建筑构件,其中的代表都能在本次展览中见到。

    简牍类文书是花园新村遗址发掘的重要收获,包括封检、木觚、正反面墨书的木板各一件。封检上书“王仲邮棨”字样;木觚上的隶体墨书可辨识出150余字,内容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天帝使者”为余姚县临江里男子孙少伯祈福禳病而告社君的文书。孙栋苗介绍:“这几件木简尚在外地修复,因疫情未及运回,预计会在春节后进入展厅。”

    “汉代开启了姚江文化第一个发展高峰的序幕,这一时期余姚先民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仅对浙东地区,甚至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孙栋苗表示,“近年来,通过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献整理研究等方法路径,针对余姚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正在全方位推进,城市固有的文化元素、文化特质不断呈现在公众面前。”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卢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