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廷忒不将人为念

——梁山招安之谜(之二)

    □胡杨

    上回,我们说到菊花会上,并不存在反招安的斗争。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反招安论者所说的另外几次斗争。

    (二)李师师家。这是在小说第七十二回。

    宋江以看元宵灯会为名,潜入东京,想寻求招安的门路。于是,就有了宋江夜探李师师这一节故事。

    小说写道,宋江在李师师家喝了几杯酒后,就乘着酒兴写了一首乐府词,递给李师师看。

    词曰:“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白头。”

    可是,李师师看了几遍,却不晓其意。宋江正要把“心腹衷曲之事”告诉李师师的时候,不期道君皇帝却从地道里过来了。

    于是,宋江就与柴进、燕青躲在暗处,商量是否就此向道君皇帝告一道招安赦书。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逵却闹了起来。

    小说写道,杨太尉揭起帘幕,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李逵就喝问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李逵见了也不回应,提起一把交椅,望着杨太尉就劈脸打了过来。

    戴宗忙过来相救,可是哪里拦得住?只见李逵又扯下一幅画来,就蜡烛上点着,一面放火,一面把李师师家的香桌椅凳全都打得粉碎,惊得道君皇帝从地道里一溜烟地走了。

    李逵还不解气,褪下半截衣裳,又从李师师家里出来,在街上夺了一条棒,一路打出小御街,闹了东京城。

    于是,就有论者说道,李逵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反对宋江的招安之举。真不知这样的话,是从何说起的。

    如果我们细读小说原著,就会发现李逵这样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李逵看见宋江、柴进与美貌的李师师喝酒,而让他和戴宗站在门外看门,心里不平衡的缘故罢了。

    小说写道:“却说李逵见了宋江、柴进和那美色妇人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正没发付处。”于是,那个推门而入的杨太尉,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李逵的出气筒。

    可见,李逵哪里是要反对招安,他其实只是想喝酒罢了。所以,在李师师家里,也不存在反招安的斗争。

    (三)朝廷的第一次招安。这是在小说第七十五回。

    朝廷为了抵御辽国入侵,就想招安梁山为朝廷所用,于是便派了殿前太尉陈宗善前来梁山招安。可是,阮小七倒船偷御酒,李逵扯诏骂钦差,让朝廷的这次招安变成了泡影。

    于是,阮小七和李逵就成了有些论者眼里反招安的英雄。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对朝廷的这次招安,梁山众头领中并没人反对。

    小说写道,宋江得知朝廷前来招安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不但厚赏了济州府的报信人,而且还与众头领说道:“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今日方成正果!”

    说实话,对朝廷的这次招安,吴用、林冲、关胜、徐宁他们还是有议论的。

    吴用笑道:“论吴某的意,这番必然招安不成;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等这厮引将大军来到,教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

    吴用的意思很清楚,他不是反对招安,而是认为如果随随便便地接受了招安,那么就会被朝廷看得轻如“草芥”,只有把朝廷大军“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了,那时候再接受招安,“才有些气度”。

    至于林冲所说的“朝廷中贵官来时,有多少装幺,中间未必是好事”,关胜所说的“诏书上必然写着些唬吓的言语,来惊我们”,徐宁所说的“来的人必然是高太尉门下”这些话,都是在分析这次朝廷招安的具体情况,却唯独没有要反对招安的意思。

    所以,宋江听了吴用、林冲他们的这番言语后,说道:“你们都休要疑心,且只顾安排接诏。”然后,宋江就安排了一系列的接诏事宜:

    一是,让宋清、曹正准备筵席,让柴进都管提调,一定要准备得十分齐整。

    二是,铺设太尉幕次,列五色绢缎,堂上堂下,搭彩悬花。

    三是,派裴宣、萧让、吕方、郭盛四人提前下山,在二十里外伏道迎接朝廷钦差。

    四是,让水军头领准备大船,傍岸接应朝廷钦差上梁山。

    宋江这样的安排不可谓不仔细,也不可谓不隆重。梁山众头领见了,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其次,此次朝廷招安失败,错不在梁山而在朝廷。

    一是,朝廷用错了人。

    作为身负招安重任的钦差大臣,陈太尉理应“一为国家干事,二为百姓分忧,军民除患”,可是,陈太尉领命之后,又在做什么呢?陈太尉不但没有认真履行朝廷招安钦差的职责,相反却对蔡京、高俅这两个“奸佞之臣”唯命是从。

    蔡京把陈太尉叫到太师府,说道:“到那里不要失了朝廷纲纪,乱了国家法度。”

    陈太尉答道:“宗善尽知,承太师指教。”

    高俅来陈太尉府里拜访,说道:“今日朝廷商量招安宋江一事,若是高俅在内,必然阻住。此贼累辱朝廷,罪恶滔天,今更赦宥罪犯,引入京城,必成后患……若还此贼仍昧良心,怠慢圣旨,太尉早早回京,不才奏过天子,整点大军,亲身到彼,剪草除根,是吾之愿。”

    陈太尉答道:“感蒙殿帅忧心。”

    而且,更为荒唐的是,陈太尉竟然把蔡京府里的张干办和高俅府里的李虞候当作了招安的得力干将,带在了自己身边。

    到了济州府,太守张叔夜向陈太尉建议道:“论某愚意,招安一事最好;只是一件,太尉到那里,须是陪些和气,用甜言美语,抚恤他众人,好共歹,只要成全大事。他数内有几个性如烈火的汉子,倘或一言半语冲撞了他,便坏了大事。”

    而且,张太守还提出,如果带着张干办和李虞候去梁山,“恐怕劳而无功”。但是,陈太尉却对张太守的建议置若罔闻。

    到了梁山之后,不但陈太尉摆谱摆得厉害,“昂昂然,旁若无人”,开读诏书时,宋江连请了四五次,方才请得上轿。那张干办和李虞候则更不像话,耀武扬威,出言不逊,口口声声骂梁山好汉“你这伙本是该死的人”,“你这伙贼”,“杀不尽的反贼”,用小说的原话说是“这两个男女,不知身己多大,装煞臭幺。”所以,梁山五虎将和八骠骑“见这李虞候、张干办在宋江面前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对此,袁无涯本的回末总评说得有点道理:“人小不识时势,坏了多少事体,如张干办、李虞候者比比。”

    但是,袁无涯本的这句评语只是点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问题的关键,其实还在于陈太尉。所以,朝廷派陈太尉这样的人来招安梁山,如果能够成功,那才真的是见了鬼了。

    二是,朝廷写错了诏书。

    各位看官知道,宋江他们接受招安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平虏保民安国”。

    可是,朝廷诏书既没有让宋江他们成为国家臣子,报效朝廷,也没有给宋江他们加官晋爵,光宗耀祖,通篇有的只是对梁山居高临下的斥责和恐吓。

    所以,当梁山众头领听到“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这样的话语后,宋江以下是“皆有怒色”。

    还是李逵骂陈太尉的那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

    “做大”就是摆架子的意思。小说用一个“正不知”、一个“倒要做大”,就说出了梁山众头领“皆有怒色”的真正原因。

    原来,梁山众头领这一怒,并不是怒在招安这件事情上,而是怒在朝廷太不尊重梁山,太不把梁山当回事了。

    而李逵之所以要扯碎诏书,既不是为了反皇帝,也不是为了反招安,而只是想“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免得“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

    至于李逵骂陈太尉时所说的“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的言语,与李逵刚上梁山时所说的“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的话一样,都是李逵搅局捣乱的疯话,与所谓的反招安斗争其实没半毛钱的关系。

    宋江护送陈太尉下梁山时所说的那番话,实是道出了宋江的真心:“非宋江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诏的官员不知我梁山泊的弯曲。若以数句善言抚恤,我等尽忠报国,万死无怨。太尉若回到朝廷,善言则个。”

    既然梁山并不存在反招安的斗争,那么阮小七倒船偷御酒、李逵扯诏骂钦差,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未完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