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2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6岁男孩天天戴耳机打游戏听歌,聋了!

医生:保护听力要遵循“双60”原则

    现在的不少年轻人,车上戴耳机听音乐、办公室戴耳机隔噪音、睡觉戴耳机催眠……如果戴上降噪耳机,更是连邻居家的电钻声音都吵不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负责人王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要合理使用耳机,避免耳朵听力受损。

    很多人听力下降了却浑然不知

    最近,王凯主任门诊接诊了一名16岁的男孩小东(化名)。小东以前耳朵听力是正常的,入学体检时的听力检查也都没有查出过问题。但就在就诊前的一段时间,家人发现他看电视声音要开得很大,聊天时也经常听不清。

    王主任给小东做了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小东的双耳听力在1000赫兹的位置出现严重下滑,诊断为双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小东的听力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

    小东坦言,自己平时会长时间戴着耳机打游戏或听歌,一戴上就几个小时。在公交车等嘈杂的环境中,为了掩盖外界的噪声,耳机的声音会开得特别大。

    由于耳朵对声音强度的耐受度有限,如果戴耳机时音量高于50分贝,就可能会导致内耳细胞的能量代谢过度及内耳微循环障碍,出现短暂性的听力损失。早期可能会出现高频听力下降,但人感觉并不是很明显。如长此以往,会导致中、低频的听力下降,使得日常的交流受到影响。

    “这种噪声性耳聋很常见。”王凯接着说,“有些人在嘈杂的酒吧待了一晚上,会觉得耳朵嗡嗡响,别人说话听不清,如果马上做听力测试的话,听力报告肯定是异常的。但如果离开噪声环境,听力会慢慢恢复。长时间连续使用耳机,音量又大的话,相当于一直处于噪声环境中,这样听力就很难再恢复了。”

    王主任说,小东的情况比较典型。遗憾的是,由于长时间戴耳机导致听力受损是缓慢进展的,很多人可能听力下降了却浑然不知。

    降噪耳机也不能久戴,不妨试一下耳塞

    如今,降噪耳机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戴上后,人声鼎沸的办公室可以是一个人的天地。

    王主任的观点是:降噪耳机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听力损伤。市民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且质量好的降噪耳机,并合理控制佩戴时间。

    据了解,市面上的降噪耳机主要分为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类。被动降噪耳机原理简单,使用部分材质,像戴耳塞一样,减少进入耳道的声波或者减弱声波强度,产生屏蔽效果;主动降噪耳机通过模拟部分声音频段,此声音频段与环境噪音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如果噪音屏蔽不良,会在耳道里带来一种新的噪音,引起听力损伤。如果患者处于比较嘈杂的环境,噪音频段较多,主动降噪耳机可能不能立即识别较多频段,出现不良的声响,造成听力损伤。

    想“耳根清净”,降噪耳机又不适合长时间佩戴,有其他方案吗?

    王凯主任推荐市民不妨尝试使用耳塞。硅胶材质的比较适合,但注意不要塞得太紧。这样,既可以对噪音有一定隔绝作用,又不损害听力。

    怎么样才是合理使用耳机,在保护耳朵的同时也能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呢?医生向大家推介了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双60”原则。

    一是每次连续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让耳朵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有些人会戴着耳机入睡,耳朵受的损害往往严重。

    二是使用耳机时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减少对耳朵的刺激。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郑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