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近日,一场新春年货礼包发放活动让宁波市镇海区某公司充满了年味。发年货前,机修师傅陈黎明还和留在宁波过年的同事们领到了1000元现金红包。去年,老板借款30万元给陈黎明作购房首付,在镇海当地买了套房子。包括陈黎明在内,老板先后自掏160万元借钱给4位员工买房。 1月26日《钱江晚报》 受疫情影响,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为了让员工安心、舒心过个好年,不少企业老板颇费心思。不论是除夕夜留守员工可以带家人来吃年夜饭、看春晚,还是愿意上班的员工除加班工资外每日再补贴200元,抑或请幼儿辅导老师陪伴孩子们,让员工们“生活上多些保障,心灵上多些温暖”,都离不开企业老板的“温柔相待”。 从过往经验来看,不少企业都会在春节后出现“用工荒”。究其原因,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普通劳动者也会“用脚投票”。春节不仅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合家团圆的契机,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在“人往高处走”的生存理性驱使下,对原来的企业不够满意的员工,自然就会另谋出路。 给员工老家亲人寄去300元年货礼包,组织趣味运动会、郊区旅游、看电影,给予3到7天错峰带薪探亲假……尊重和善待留守员工,企业不仅可以继续生产经营,还有助于“留人”。尽管如此,要留住员工显然不能靠节假日搞突击,而是要将功夫下在平时。“借钱给员工买房”真正做到了“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把员工当成家人,努力营造一种浓浓的家庭文化,自然会赢得员工“爱企如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居大不易,城市有较高的生活成本,买房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梦”最大的绊脚石。要想在城市安家,固然需要劳动者努力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机会和待遇,也离不开制度护佑和来自熟人网络的帮助与社会支持。先后借款160万元给4位员工买房,不仅做到了“雪中送炭”、解决了员工的燃眉之急,也传递出老板对员工的信任、认同。老板拥有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懂得将心比心的体谅、愿意成人之美的帮扶,员工心甘情愿和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 一个懂得尊重和善待外来务工人员的企业,自然会赢得员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一个懂得关爱和呵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自然会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