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过年还差10来天,我老伴的兄弟姐妹六家三代人,在宁波大酒店欢聚一堂。祖孙三代坐了满满三桌,还有抱在怀里和满地跑的。其乐融融共38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不仅仅是吃一顿饭那么简单。千百年习俗的传承,血缘的延续,已经成为一种近似乎仪式的概念。勤劳节俭的中国人民,经过一年的劳作,不顾故乡相隔千百里,路途是多么坎坷遥远。不顾故里是穷乡僻壤,破屋茅舍。一家团圆吃顿年夜饭,亲情的纽带和老家的气息,就是这样永远凝聚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底。 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吃年夜饭的形式也随之改变。再也不是“袅袅炊烟,小小村落”,一家一户,祖孙几代人架着大灶,热火朝天地过大年。这种代代相传“妈妈的味道”,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可是我们当天在宁波大酒店吃的年夜饭,却还是吃着丈母娘“妈妈的味道”。 上世纪60年代末,失去丈夫的岳母还只40多岁,硬凭着瘦弱的身子支撑起6个孩子的家,咬牙尽力喂饱这群弱子幼女。连续数年,家里的主食总是各种菜粥、土豆粥、红薯粥。听老伴说,生产队里刚拔起拋弃的油菜根,岳母也捡回剥开来,里面内茎像山药能煮粥。所以老伴至今不愿吃任何粥,还有就是忘不了“省”字,留下处处都想省的后遗症。 羸弱却自强的岳母,带着这群儿女逐一成家立业后,在丰衣足食的盛世,安然离去。却留下了儿女给的零花钱,从牙缝里攒下的微薄积蓄,和她在村里股份每年的分红,嘱咐我们每年要在一起吃年夜饭,一个也不能少。 我看着眼前欢乐的一大家子,兄弟姐妹相守相望,长幼有序。儿孙小辈,护幼尊老,健康活泼。大家欢聚一堂共享“妈妈的味道”。我明白,这就是丈母娘要求每年一起吃“年夜饭”的用意。陈诗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