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辛田静老师和寒托班的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
寒假已显示“余额不足”,老师们是不是已经在做开学准备了?这是“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由于少了校外学科培训,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老师们的长假又过得如何呢?记者进行了一番针对教师的“电话家访”。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英语教师 邵洁 “这个寒假过得挺充实!”大年初七下午接到记者电话时,邵洁老师正陪儿子在游乐园玩,言语中洋溢着欢快。 尽管是寒假,作为班主任的邵老师并没有“彻底放松”,在班级群和家长群里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停过,或督促学生们阅读、运动,或发送防疫通知,或分享爱眼护眼讲座等。 十五中于上学期开始编写校本作业,邵洁是初二年级英语校本作业编写小组的组长。“假期里,对上学期编写的校本作业又进行了一些细化。下学期,学校还将深化分层走班教学,A班、B班需要备不同的课,学校要求开学前提前准备好一周的量,我已备好一个月的课了。”此外,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邵老师在寒假还写了一篇论文,还就《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写了读书心得,果真是收获满满。 东钱湖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 辛田静 东钱湖镇中心小学共有1800多名学生,丰富的寒假托管服务吸引了13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托管率达72%。辛老师自愿报名值班,管了5天的寒托班。在托管期间,她带领孩子们吟诵古诗词,感悟诗词之美。很多篇幅较长的古诗在她设计的“古诗新唱”环节中唱着唱着就背下来了,班级中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摇头晃脑地背唱《将进酒》《蜀道难》《琵琶行》等。 此外,她还带学生制作手工新年贺卡,学唱冬奥主题歌,组织迎新年茶话会等。经过春节前后短暂的休整后,辛田静于大年初五开始了新学期的备课,为下学期学校的“双减”工作动了不少脑筋。 宁波七中北校区社会老师 陈家晶 宁波七中北校区社会老师陈家晶近日在备课之余,把上学期自己上过的一些课程整理制作成了短视频,在B站自己的视频号上发布。 制作短视频是陈家晶的业余爱好之一,她介绍,这些短视频,有学科探究类的《〈名侦探柯南〉里的手表定位靠谱吗》,有学法指导类的《不按套路出题的题目的答题套路》,还有学生展演类的《秦末汉初历史剧》等。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转发、评论、点赞一键三连。 “我答应了学生下学期要排演一次历史剧本杀,所以假期里还要指导学生编写和修改剧本、设计人物关系图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性活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更深入地学习历史人物,从而演绎好这个历史人物。上个学期,我们有个女学生将秦始皇演得入木三分,很有意思。”陈家晶谈到剧本杀兴致很高。 寒假里,陈家晶还和同事们一起到宁波博物馆、宁波城市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参观学习,收集鲜活的教学素材。 记者 俞素梅 钟婷婷 专家点评 欣喜于教师的 专业素质越来越高 王晶晶(宁波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培训学院院长): “双减”之后的第一个寒假,看到这几位老师过得如此充实和丰富,真的令人欣喜。我们的老师能积极应对教育的变革与挑战,越来越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事业追求,说明我们教师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了。 “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不仅带来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带来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是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来共同调适的,这其中一定会有阵痛,但“一起向未来”一定美好。 学生有了寻求更多健康发展的时间与精力,老师就更应该寻求更为宽阔的教育视野、广博的知识底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素养。唯有教师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才有可能给学生创造更加充满期待的发展空间。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中学校长时,总是尽力创造条件,引导老师阅读文学作品,利用节假日到城里去欣赏音乐和歌剧,让老师有散步、看书、在田野劳动的闲暇时间。他说:"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希望我们的老师不仅是“双减”政策的执行者,更是身体力行的榜样,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享受成长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