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一定要长命百岁, 我们看病才方便啊!”

这位医生扎根海岛48年 用爱心换来病人认可

史久华在接诊患者。

    “我这辈子,只会看病,看病能帮人,也能缓我心焦。”正月初九下午4点多,象山县高塘岛乡三五村的卫生室里,67岁的村医史久华还在忙碌着。量血压、开药、挑疱疹、输液……卫生室就他一个人,身兼医生、护士、药房数职,忙得脚不沾地。48年来,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这个春节,他就正月初一休息了一天,还在家里接了好几个病人的电话。正月初二一早就来卫生室了,病人打电话要来看病。”妻子唐根女有些无奈地说,“他前几年患了肠癌,让他多休息也不肯。他说,不看病,心里憋得慌。”

    “先治病,钱我先帮你付!”

    “他呀,人那么累,还经常要给人垫钱。”唐根女嗔怪。

    采访时,有位老人来配药,钱还差一点。史久华说,“没关系,药先拿去。”

    低保户史师傅对史久华也很感激。史师傅患了帕金森症,史久华建议他去台胞医院开药控制病情,史师傅担心费用问题。“我给他塞了1200元,那天身上就带了这么多钱,让他赶紧去开药。过了一年,他把钱还我了。”史久华说。

    “帮病人垫付的费用,都还了吗?”记者问。

    “有的还了,有的没还,老史也不好意思去要。”唐根女说。

    “人家没还,肯定是现在还困难。条件好了,会还的。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能帮一点是一点。” 史久华说,作为医生,总不能看着病人没钱买药,却当没看见。

    陪同记者采访的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高塘分院的工作人员说,史久华帮患者垫付医药费是常事。有一次,高塘分院接到史久华打来的急救电话,要求派车到村卫生室接一名重症贫血患者转上级医院就诊。医护人员随车到达后,该患者面色苍白如纸,却因家庭困难拒绝转院就诊。当时,史久华就跟患者说:“不要担心钱,先治病,命要紧,钱我先帮你付!”患者这才同意转院就诊。

    “没设备,就多问多看,慢慢累积经验”

    在很多人看来,村医的工作难度并不大,日常工作只是配配常用药、处理简单的头疼脑热。然而记者发现,史久华相当有名气,当天不少病人从石浦镇、鹤浦镇、樊岙村、花岙岛等地远道而来,其中不少人特地来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很痛苦,我们村里有人来找史医生看,后来就好了。”来自鹤浦的朱师傅说,带状疱疹痛起来要人命,火辣辣的,夜里根本睡不着。他这是第三次来,已经好多了,夜里能睡个好觉了。

    治疗带状疱疹,史久华有自己的一套。对急性发作的带状疱疹,先挑破疱疹放血,缓解疼痛;根据穴位来施针;口服甲钴胺等药物,尽量不输液……这些方法,是他几十年里慢慢琢磨、反复实践后总结的。

    史久华说,和大医院比,村卫生室条件很有限,尤其缺仪器。“没设备,我就没法靠机器,只能靠自己多问多看,往往也会有好的效果。”

    来就诊的村民向记者“报料”——“史医生这双手很厉害。去年有鹤浦人来看病,以为自己得带状疱疹了。史医生仔细检查后说,你这不是带状疱疹,应该长坏东西了,快去大医院看。那个人当时还不相信,一个星期后,在杭州查出了淋巴癌。”

    除了在村卫生室坐诊看病,史久华还承担着全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宣传、慢病普查、60岁以上老人的随访等各项工作。

    “你一定要长命百岁,我们看病才方便”

    高塘岛乡面积不大,但地处偏远。特别在早些年,岛上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医生护士都不太愿意长期坚守。1976年,在高塘岛乡土生土长的史久华经象山卫校半年培训后,在三五村卫生室开始了他乡村医生生涯。谁都没想到,一做就是48年。

    2014年,史久华确诊患直肠癌,前后化疗了7次。“住院的时候,经常接到病人的电话。一听说他病了,大家就很担心。很多人在电话里说,‘史医生,你一定要长命百岁,这样我们看病才方便啊。’”妻子唐根女说,“后来回家休养,经常有村民来家里。孩子脱臼要复位、老人头晕、有人手弄伤了……人家来了,他也不好意思拒绝,能看的就看了。”

    休养期间,很多乡亲找到史久华:“卫生室关了,我们看病不方便。你好了,就再开起来吧。”其中,老年人占了多数。

    第七次化疗后,史久华决心重新把三五村卫生室开起来,方便附近的乡亲就医。“我麻将不会搓,牌不会打。这辈子,只会看病,看病能缓我心焦。”

    史久华开玩笑:“我生癌还得了个头衔,算是因祸得福。”现在,他还成了乡抗癌协会副会长,用自己的经历,鼓舞周边的癌症患者。“晚饭后,我们经常快走。我和大家一起走路,跟他们说癌症不可怕,要有信心,要乐观。边走边说,效果挺好。关键是大家看我恢复得很好,还是很信服的。”

    受父亲影响,史久华的两个儿子也都在医疗系统工作,这让他颇为自豪。碰面时,史久华少不了跟当医生的大儿子唠叨:“做医生,第一要态度好。病人生病已经很难受了,遇上医生态度不好,病人心也冷了。宁可多说几句,把事情解释清楚,让病人放放心心回去。不要怕麻烦。”

    记者 孙美星 王颖通讯员 柴海燕 李方芳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