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爬楼健身法

    微信上多次看到过这样一条信息,说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51%的老年人跌倒与爬楼梯相关,该国每年死于爬楼2.5万人。在我身边,还没听说过死于爬楼的案例,只听说过年轻人为了减肥,有电梯不乘,宁愿爬楼。

    在公交车上经常看到有些老头老太步履蹒跚,走路时两只脚已经抬不起来,只能挨着地面慢慢磨蹭,上下车更是难上加难,驾驶员要等好长时间。遇到这样的老者我都会问一句“您高寿啦?”得到回答是,有的还不到80岁,有的70岁出头,甚至有的70岁还不到,都比我小,我今年虚岁87。遇到这样风烛残年的乘客,驾驶员神经都会绷得紧紧的,就怕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上了公交车,总有人给我让座,看来我确实老了,但是腿脚还利索。这几年女儿陪我们二老每年都跨省作一次远途旅游,在福建厦门鼓浪屿,我们登上了鼓浪屿最高点日光岩;在江苏南京,我们登上了400多级台阶的中山陵,拜谒了孙中山先生雕像;北京鼓楼七八十度陡峭的楼梯,我们也爬上去了。我小时候虽然在鼓楼一带度过童年,但鼓楼楼上不开放,没有上去过,八十多岁总算如愿以偿。爬镇海招宝山更是小菜一碟。在宁波市区走平地逛大街,走几个小时都不感觉累。不出远门,我们就到市区以外周边走走看看,凡是公交车、地铁能到的地方,如东钱湖韩岭老街、慈城、镇海、奉化、鄞江镇、塘溪镇、三七市……地铁开通,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去乘坐体验,看看窗外风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我虽然年轻,但疾病缠身,“老慢支”经常发作,饭吃到一半气喘吁吁、呼吸困难,只好放下饭碗,稍作休息。煤球炉上终日熬着中药。有一次看医生,他说我气管炎治不好了,凑合着过吧。

    1984年单位分房,我分到四楼,从此开始了每天爬楼的日子。从1984年到2006年,这一爬就是22年。2006年从四楼搬家到六楼,到今年2022年,爬楼38年,从中年爬到暮年。开始爬的时候还年轻,上楼总是三步并作两步蹬蹬蹬一路小跑,没有不适的感觉,几年后气管炎发作的次数少了,吃饭香了。现在买菜、拿报纸、取快递、倒垃圾,每天要爬几次六层楼梯。楼下是车棚,算半层楼,一共是93级台阶,耄耋之年每天爬93级台阶肯定感觉累,央视一套《生活圈》栏目医生说,感觉累了,有气喘且不能唱歌才能达到锻炼效果。

    我在宁波晚报上看到过一条信息,说北欧荷兰做过跟踪调查,爬四层以上楼梯,锻炼效果是平地锻炼效果的四倍。爬楼会使心、肺扩张,心肺萎缩了,人体“发动机”就不好了,其他器官都会衰竭。宁波电视台报道过慈溪有个百岁老人坚持每天爬楼。我们夫妻俩都已到了耄耋之年,爬楼近40年,有时我边爬楼梯边看宁波晚报,不知不觉就爬到了七楼,比到六楼家门口还高了一层,因为爬得慢,一点也不觉得累,所以我说爬楼也有正能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