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跑步的趣事

    □月白

    似乎没有什么来由,最近隔三差五,总会独自悄悄地去全民健身中心跑步锻炼。那里有400米标准跑道,我从3圈开始,逐渐增加到6圈,8圈,10圈,不仅体力上能够坚持,从实际速度看,还颇有点自得。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几次印象深刻的跑步经历。

    高中时小试牛刀

    读高中时,学校准备召开体育运动会。班级缺少1500米的参赛选手,体育委员三番五次动员我参加,临近报名表上交截止期,我终于拗不过他,懵里懵懂地答应了。

    比赛在我们称之为“馒头山”的场地上举行。路面比较平整,可是,一圈的长度只有200米开外,弧度也异于常规跑道,还有好几个坡度,上上下下,节奏大受影响,跑起来很别扭,也很费体力。

    比赛分成两组进行。结果,我获得了所在小组第一名,尽管比另外一个小组的第二名还慢了一些,终究还是喜出望外。赛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教我们语文的徐老师先后两次表扬了我:看上去瘦瘦弱弱,耐力不错,意志品质也顽强。我又一次感到意外,暗暗想,才第三名呢,也值得表扬?不过,徐老师那种特别钟爱我的语气,还有那比赛现场默默关注我们的神情,确实极大地鼓励了我。

    天气冷下来了,军人出身的班主任冯老师发起“跑到北京去”的冬季长跑活动。他亲自绘制从丈亭到北京的路线图,标记出途经的主要城市和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简单又实用,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同时还张贴写有全班同学姓名的统计表。然后,由同学们自行安排时间,量力而行,每天将所跑的距离如实填写。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寄宿生主要在“馒头山”上绕圈,而那些每天上学后回家的学生呢,也可以采用跑步的形式,其距离大体折算便是。

    同学们热情高涨,各尽所能,也不弄虚作假,甚至,为了赶在元旦前跑到北京“目睹”升国旗仪式,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几个人怀着一种庄严和神圣的心情,在明晃晃的月光下,主动增加“夜跑”,一时传为美谈。

    体会体能极限

    高中毕业后多年,除了走路和骑自行车,我和跑步不再有什么交集。一直到1978年春季进入大学,作为一门体育学科,“达标”成绩必须在合格以上。其中1500米测试,我的成绩是5分23秒,在全系两个班级的男生中排名第三。

    或许是有这样一个基础的缘故吧,大四第一学期,我不知深浅地代表班级参加了一次全校越野赛。

    比赛前一段时间,除了自行在校外的马路上跑过几次,算是适应性锻炼,我也不知道该有其他什么样的准备,甚至一直没有弄清楚需要跑多长距离。比赛那天下午临出发前,同寝室一起参赛的张兄,热情地递给我一杯蜂蜜水,至今铭记。他是懂行的,这实际上是赛前必要的能量补充。

    从开始到结束,我根本没有预定目标,也没有什么节奏的把控和速度的安排——印象中,整个赛程并没有距离标记,只是一片混沌地尽力向前跑而已,不时被人超越,也时而超越别人。

    比赛途中,陆续有参赛者被跟随其后的汽车“收容”——特别夸张的是,与我同班的某同学,发令枪的烟雾几乎尚未散尽,就神情轻松地放弃了比赛。越野长跑,最难忍受的是体能“极限”,在那个时刻,正是考验每个选手的意志和毅力的关键节点。既然一切都是盲目的,我唯有顺其自然。“极限”终于来临,胸闷、气喘、两腿发软,那般难受的感觉,实在难以言说。在感觉几乎支撑不住的时候,我忍住所有的痛苦,默默告诉自己:坚持,绝不放弃。同时,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以后再也不参加这样的比赛了。

    在围观者尤其是室友的呐喊声里,我顺利到达终点,不晓得跑了多长时间,只晓得排名第45位。在120多名运动员中,成绩中等偏上,自然算不上出色,但何尝不是一次十分难得的人生经历?

    老当益壮继续跑

    参加工作之后,学校召开运动会,教职工单独分组进行越野赛,穿插于学生比赛间隙。我当然记得当年“再也不参加长跑比赛”的闪念,但在同事们的鼓动和同学们的期盼中,到底还是无所畏惧地站在了赛道上。

    这次说是越野赛,路程却不算长,而且根据年龄不同,比赛成绩需要重新折算、重新比较,然后再排列名次。结果,我稍稍落后于比我年轻的第一名施姓同事,又明显领先于比我年长的王姓大哥,三算两算,居然算是冠军!内心的喜悦,自不待言。赛后,不经意间听到有学生这样说:“叶老师跑得很不错,可是,毕竟是老了。”果真老了吗?当年,也就三十四五岁吧,离四十岁都还差一截啊!

    一晃30余年过去了。现今退休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者了,本可以多有“说走就走的旅游”,我却更愿意安居独处,间或乘兴去“说跑就跑的操场”跑几圈。渐渐地,一向喜欢打乒乓球的我,似乎没有什么预兆地爱上跑步了,莫非是受到儿子热衷跑步的积极影响,激发了我潜在的能量?且看最近三次我发送在微信朋友圈的记录:“11月16日,400米内圈8圈,16分50秒,每圈2分6秒,待腿脚酸疼完全恢复,应该还有提升空间。”“11月21日,老夫聊发少年狂。想走则走,能跑则跑,或许能抵抗一点肌少症?密密细雨,唯恐滑跌,400米内圈8圈,18分47秒,比4天前慢了2分钟。”“11月26日,预定目标:400米内圈4圈体力没有问题,6圈有点感觉,8圈有点累,或者有点喘,10圈能够坚持完成。结果是20分40秒顺利跑完10圈,其间累计避让他人不少于50米。”

    这不,发现自己有持续坚持的耐力,特别是平均速度远超自己的预料,甚至怀疑是否记错圈数了。以这样的速度,和许多同龄人比较,大概是会有一些领先优势的吧?我自得其乐地思忖。

    如果说过去几次参赛,更多地缘于外界因素促成,目前,我倒是真切希望参加一次距离适当的老年人长跑比赛,比如三五千米。不为什么,也不管成绩好坏,只想了却一桩心愿,求得一个圆满。

    会有这样的机会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