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是市民希望通过合理的投资方式拿到切实可靠的回报的一种行为。但理财产品风险有高有低,收益有多有少,我们应该如何去有效甄别,进而挑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呢?随着金融机构发行及代销的产品不断增多,相信这也成了大众心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孙女士家中最近遭遇了关于理财的烦心事。其母王女士在某财富公司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该工作人员声称这是一款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时间期限为半年期,收益为5%。王女士遂将养老钱50余万元全额购买了这款产品。孰料临近到期日,王女士发现账户中的投资款非但没有获取相应的收益,还面临一定本金的损失。经孙女士前往了解后,才发现王女士购买的是一款高风险的FOF理财产品。 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该财富公司人员是利用了普通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不了解理财产品种类、不知晓资产新规而钻的空子。 为更好地保障储户的相关利益,正确、清晰了解理财的投资逻辑,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提醒您正确解读资产新规: 根据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自2022年1月1日起,银行理财、普通债券、信托不得保本保息,不得刚性兑付,投资者自负盈亏。 该规定已从字面意思上明确,理财产品将打破以往预期收益的框架,真正实行净值型计价的模式,同时,目前理财根据业绩比较基准的高低也有风险从高到低的产品,市场的波动会影响净值的上升和下降。 宁波银保监局提醒广大群众,要认真学习资产新规,理性选择金融产品。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孙挺 解非 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