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飞月 陌上花开,是件令人欣喜的事。 吴越王钱镠多日不见爱人庄穆夫人吴氏,急切盼其归,但想到陌上花开了,还是忍了忍,转而说道,可缓缓归矣。这是春天最美的情话。 春天,郊野阡陌上的野花,如天上的星子一般星星点点,亘古不变。每年看,都是那些,但总也看不厌。乡下长大的人,看到这些小花草有亲切感,就像看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些个春天…… 不管哪个春天,铺在它大门口的都是婆婆纳。婆婆纳像毛茸茸的绿地毯,铺在阡陌上,小小的四瓣蓝色花是缀在地毯上的蓝钻。明星们参加活动要走红毯,我们进入春天时走的是绿毯,只是,这绿毯让人不忍下足…… 婆婆纳的适应性和生命力都很强,从中原到江南,它一直翻滚在郊野的阡陌上。不用怕它失约,也不用担心它消失。一看到婆婆纳,我就不禁觉得欢喜,哦,这还是我喜欢的那个春天。 地丁,守护大地的家丁。地丁守护大地不扛大刀板斧,却扛了两三把紫色的小花,你说萌不萌? 小朋友把紫花地丁叫做交友草。为什么叫交友草呢?你看,它花朵下面不是有个弯弯的钩子吗?两人各采一朵花,若两个弯钩能勾在一起,就说明持花者有缘,可做好朋友。我和女儿试了试,勾住了,像胳膊挽着胳膊。 猫脚迹学名叫通泉草。它喜湿,常长在较为潮湿的沟坡上、小河边,而潮湿的地方往往靠近水源,大概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通泉草,但我却习惯叫它猫脚迹。猫脚迹的花萼像个雪青色的钟,边缘向前延伸出白色花瓣,分三裂,花瓣上还有两片橘黄色的斑。总体看起来,像猫咪的脚掌,故而又名猫脚迹。 猫脚迹遍布全国各地。 再说荠菜。荠菜大名鼎鼎,但荠菜花却很小,点点白,像雪屑,还总也打不开的样子。论姿色,它连婆婆纳都比不上,但民间却有谚语: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抑或: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荠菜花怎么赛牡丹,又怎么让桃李羞繁华的呢?原来是阳春三月心情好,看啥啥美。看到不起眼的雪屑似的荠菜花,也觉得它比牡丹比桃李还好看,干脆,把它戴到头上。明代著名文人田汝成所撰写的《西湖游览志》载:“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荠菜花可真拉风。 麦瓶草也叫面条菜,多生长在麦田里,它的花托像个圆底锥形瓶,故名麦瓶草。麦瓶草和荠菜一样,未开花时可食用,味道鲜美。我们老家喜欢用它做蒸菜,也可用以佐面条。麦瓶草花很好看,粉红色,五个瓣,像胭脂点成似的。将其小心掐下来,贴在眉心处,你就是村里最靓的妞了。除此之外,我还喜欢用麦瓶草和点地梅一起来插花瓶——所谓的花瓶,不过是一个用过的墨水瓶,但春色四溢。 点地梅是我最喜欢的陌上花。 在我家乡的阡陌上,点地梅到处都是。它的叶子紧贴地面围坐,带霜色,不起眼。叶中间长着一簇细细亭亭的花葶,每根都分别举着一小簇花。点地梅五个瓣,黄蕊,花瓣白色的居多,有的也带着一些粉,像扑了胭脂。一眼望去,它们就像昨夜遗落的星辰或月光,莹莹的,似乎在试图点亮那黑沉沉刚刚解冻的幽暗大地。 小时候,并不知其名字,问大人,大人们也不知。没关系,无名也喜欢。只是,移居江南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这种花。每到春天,就格外想念,于是上网去查,查得它的名字,又查得它的图片。图片我做成电脑桌面的壁纸,每次打开电脑时,都可以看到它。它让我心安。 我对五瓣的小白花情有独钟。后来,从《楚辞》中看到,屈原把橘树的小白花叫做素荣,“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那一刻,我的心有些颤抖,想起了一花,一人。花非橘花,而是点地梅,我乡没有橘树;人,则为我的母亲,她的名字就叫素荣…… 此刻,我有点儿想念家乡的点地梅,想念家乡的春天了。春天的花影里,浮着我的梦,浮着一些我再也触不到的人影。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