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剑峰 受访者供图 |
蓝白相映,质朴的色彩、古拙的纹样,一方蓝印花布,承载着岁月的烙印,穿越千年向我们走来。 张剑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13岁起,她跟着妈妈学习染布,从此与蓝印花布结缘。 2016年,张剑峰想做纯粹的传统蓝印花布,于是前往云南大理巍山、贵州黔东南排莫学艺,又到奉化、台州等地追踪“古董花布”。如今,她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创作的植物染作品入选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连续两届入选中国天然染料双年展,并多次走出国门。 借助非遗技艺创作抗疫作品 前不久,在天一创艺街,张剑峰的“青出于蓝胜于蓝”蓝印花布艺术展向公众开放。 展览被布置成了工作室的场景,目之所及,是一匹匹印着各色花纹的蓝印花布,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仿佛从高高的云天倾泻而下,随风飘舞。展厅特地配置了大片的芦苇,衬托蓝印花布传递出来的自然、宁静和质朴的意境。 幽幽蓝草香,青花印白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工艺印染品,又称药斑布、灰缬、型染,一般可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张剑峰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创作了《致敬系列》《万众一心》等作品,借助蓝与白的朴素色调,讴歌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当日的展厅中,《万众一心》格外引人注目。作品以四个同样的块面组成,中间的间隔巧妙地形成了象征医疗救护的十字标志形状;正中心的“×”符号代表“病毒”终将被消灭;直面“病毒”的白衣天使们用身体筑成密不透风的防护墙;外围图案则寓意无私奉献的爱心和力量。 “作品陈述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张剑峰告诉记者,一匹蓝印花布的形成要经过纹样设计、画稿、刻版、刮浆、染色等多道工序,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致敬抗疫的人们。 辗转2000多公里赴云贵学艺 在张剑峰的老家奉化,奉化蓝靛(一种植物蓝草)的种植有200多年历史,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此为染料的蓝印花布在奉化人的生活中还很常见,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逐渐淡出。如今的蓝印花布多为工业印染。 2016年,张剑峰想让蓝印花布重归传统的蓝,“这种融合了太阳颜色的蓝,太美了!”一直研究色彩的张剑峰深知,用传统技艺制作的蓝印花布的蓝,是工业印染无法呈现的,“这是带着香气、温柔的有生命力的蓝。” 她下定决心,要学习这种技艺。 张剑峰了解到,云南大理巍山古城有这种技艺,便一路辗转2000多公里来到大理,向当地人求教,可是对方直接抛过来一句“传男不传女,更不用说你一个外人了”。她不死心,后来得知贵州黔东南排莫村以蜡染出名,张剑峰又出发了。 在排莫村,她看到了地道古法的蓝缸,“几乎家家都有,村民们将收割来的蓼蓝叶子在水中浸泡二三天后,用石灰反复搅拌打靛,一天后倒掉上面的清水,沉淀在下面的就是蓝靛。”张剑峰说。 最终,张剑峰师承中国台湾蓝染传承人汤文君,在她的手把手指导下,完成了建缸。建缸,就是将蓝靛混合一定的食用碱、米酒、水等辅料放置在染缸,用水搅拌,每日精心呵护,称为“养蓝”,需要印染时将布料放置在染缸中,反复浸染搅拌后洗晒。 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技艺之美 “养蓝最需要用心和耐心,没有三五年功夫养不好。”张剑峰说,因为植物染料受温度、湿度等各方面影响,每天测试蓝染缸的PH值非常有必要,“碱低了,要加碱;如果缸水泡沫呈浅蓝色,说明缸水营养不良,这时候需要加糖。”她把染缸养在自己家里,每天都要去看看这些“蓝宝宝”。张剑峰说,养蓝的乐趣恰在其中,即使同一个染缸里,染出来的蓝色也不尽相同。 勤于钻研的她,把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探索加以整理,出版了《奉化蓝印花布》一书。6年来研究蓝印花布的过程和秘诀,毫无保留地分享给爱好者。 如今,张剑峰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创立了宁波喜曼植物染设计工作室。她身着植物印染的衣裙、披肩和配饰,让更多人感受到千年传统技艺的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蓝印花布。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王国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