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120万元一针的治疗在宁波有了专家门诊

鄞州人民医院推出宁波首个CAR-T专家门诊

裴仁治教授在出诊中。

    日前,记者采访报道了《120万元一针天价治疗政策已被纳入甬宁保特药目录 宁波首例患者出院》的新闻。癌症患者王先生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鄞州人民医院)进行了CAR-T细胞输注——打了价值120万元的抗肿瘤针剂。

    报道一经刊发,引起强烈关注,进行此项治疗的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不断接到咨询CAR-T疗法的电话。为满足血液科患者的就诊需求,3月21日起该院推出全市首个CAR-T专家门诊(每周一下午)。记者跟随宁波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委、血液病专家裴仁治教授出诊,就患者对CAR-T疗法最关心的问题作了整理。

    什么是CAR-T疗法?

    裴仁治教授介绍,CART细胞疗法全名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它不是药,是一种利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方法。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有一种叫做T细胞的“战斗先锋”,负责攻击和清除体内的“异常分子”,维护人的身体健康,人类最痛恨的癌细胞也在它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但癌细胞十分狡猾,在和T细胞作战的时候,会通过不断变异获得伪装技能,让T细胞将其错认为正常细胞,从而在人的身体里发展壮大。

    而CAR-T细胞治疗的思路,就是让T细胞升级辨别癌细胞的能力,对其做到精准打击。

    2021年6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这个重磅的抗肿瘤治疗上市,价格高达120万元,引起全社会关注。

    所有癌细胞都可以用CAR-T疗法吗?

    CAR-T疗法并非包治百病。

    从现阶段临床研究来看,这种治疗方式在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中,已经显示了很好的疗效,尤其是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全世界的治疗难题,该类患者通常都经过多线化疗,不仅疗效不尽如人意,而且不良反应非常多,老年患者的预后尤其差,63岁的宁波人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6月,王先生身体突发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淋巴癌。这之后,他体内的肿瘤在接受多线治疗后仍持续进展。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专家团队调整了诊疗方向,于今年1月25日为王先生进行了CART细胞输注。输注后,王先生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颈部5厘米大的肿块也完全消失,最终输注后一个月的疗效评估显示,疾病获得了完全缓解。

    这是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完成的宁波首例CAR-T疗法,填补了宁波市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CAR-T疗法只需打一针就好了吗?

    CAR-T疗法不同于传统药物,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作为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新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CAR-T疗法将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通过构建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经基因转导使T细胞表达这种嵌合抗原受体,特异性地识别靶抗原,从而杀伤靶细胞。

    首先,研究人员会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其癌细胞的信息特征。然后再采集患者血液,提取T细胞,将癌细胞信息传输给T细胞,为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即嵌合抗原受体),从此,这个T细胞就升级为了CAR-T细胞。

    然后,经过体外培养,扩增CAR-T细胞数量。除了数量,还要检测CAR-T细胞的质量并去除其中的杂质,所有检验合格后,才能最终进入临床。

    最后,将CAR-T细胞回输到患者血液中,这一针就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输注。这样的CAR-T细胞既携带了识别肿瘤的“导航头”,又增强了杀伤肿瘤的“弹药库”,精准引导、靶向攻击癌细胞。

    CAR-T疗法对人体有害吗?

    CAR-T疗法具有个体化、疗效好的治疗优势,但并非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根据临床研究,CAR-T疗法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副作用,如最常见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因此表现出高热、乏力、疲劳、肌痛、恶心、厌食、心动过速、低血压、毛细血管渗漏、心功能不全、肾损害、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症状。

    因此,CAR-T疗法对治疗团队的技术、临床经验都有极高的要求。目前,宁波市内只有鄞州人民医院获得这项资质。在MDT(多学科协作)治疗和全程管理模式下,该院血液科团队在裴仁治教授的带领下已经为多位复发难治的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性质的CAR-T细胞治疗,均获得成功。

    CAR-T疗法可以报销吗?

    目前,这项疗法并未纳入国家医保。不过,宁波患者却有好消息,CAR-T疗法已被纳入甬宁保的特药目录中,可以协助减免CART细胞治疗所产生的费用,最高减免额度达94.4万元。

    记者 陆麒雯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