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感太尉恩厚

——《水浒传》主旨之谜(之二)

漫画 吴玉涵

    □胡杨

    上回,我们讲了《水浒传》小说并不反皇帝,那么,小说对贪官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二、小说不是逢贪必反的。

    说《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曾经是个非常流行的说法,但是,小说其实并不是逢贪必反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现在就举宿太尉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宿元景是小说刻意塑造的一个能够“立国安邦”的忠义之臣,每每梁山陷入了困境,宋江就会想到这个宿太尉,也就是九天玄女所说的“遇宿重重喜”。而宿太尉也非常乐意为梁山的事情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所以,袁无涯本要这样赞赏宿太尉:“宿元景与宋江等相叙,固已稔知其才略矣。是以屡次与宋江等照雪冤情。若高俅虽与宋江盟誓,入京竟是寒盟。忠佞所为,霄壤悬绝。”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宿太尉的鼎力相助,那么,梁山的招安之路可能就不会走得如此顺畅了。

    小说第八十二回,在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后,宋江由衷地感谢宿太尉道:“宋江昨者西岳得识台颜,多感太尉恩厚,于天子左右力奏,救拔宋江等再见天日之光,铭心刻骨,不敢有忘。”

    但是,从小说的实际描写来看,宿太尉却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

    小说第五十九回,梁山打了华州之后,宋江为感谢宿太尉的相助之恩,就取了一盘金银送给宿太尉。随从人员不分职务高低,也都给了金银。

    小说第八十一回,燕青来到东京,代表宋江恳请宿太尉面奏天子,以便早日招安梁山,燕青送给宿太尉一笼的金珠宝物。小说写道:“宿太尉使人收了金珠宝物,已有在心。”

    小说第八十二回,宿太尉招安梁山,宋江送了一盘金珠给宿太尉。随从人员也都厚赠了金银财帛。

    小说第一百零一回,宋江平了田虎之后,让张清给宿太尉送金珠珍玩,宿太尉又笑纳了。对此,袁无涯本有个夹批,虽然只有三个字,却批得有些意趣:“要紧的。”读来可作一笑。

    小说第一百十回,宋江平了王庆之后,派戴宗前来东京面见宿太尉,这戴宗也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着礼物来见宿太尉的。

    可以这样说,凡是梁山要求见宿太尉,几乎每次都是金银珠宝开道,而宿太尉每次也都是照单全收的。

    那么,梁山对宿太尉这样一个大贪官,他们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小说第八十二回,吴用在济州城里拜见宿太尉时所说的那番话,可以作为梁山对宿太尉态度的最好注解。

    吴用道:“山野狂夫,有劳恩相降临。感蒙天恩,皆出太尉之赐。众弟兄刻骨铭心,难以补报。”

    由此可见,宋江他们对宿太尉这样“素怀忠义”的官员,是由衷敬佩的。

    而且《水浒传》小说更具深意的是,不但写了宿元景这样的贪官,也写了张叔夜那样的清官。

    比如,郓城县知县时文彬。

    小说第十三回是这样介绍时文彬的,说他为官清正、做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所以,小说称赞他是“名为县之宰官,实乃民之父母。”

    比如,东平府府尹陈文昭。

    小说第二十七回,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被解到了东平府。府尹陈文昭“平生正直,禀性贤明”,不但时常差人看觑武松,还设法把武松的案子判得轻了。所以,小说称赞他是“慷慨文章欺李杜,贤良德政胜龚黄。”

    比如,东昌府太守。

    小说第七十回,宋江破了东昌府后打开仓库,将钱粮一分拿上了梁山,一分散给了城里的居民。小说接着写道:“太守平日清廉,饶了不杀。”

    比如,济州府太守张叔夜。

    小说第八十二回,朝廷派宿太尉前来梁山招安,到了济州府。

    张太守介绍梁山情况道:“这一班人,非在礼物轻重,要图忠义报国,扬名后代。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此一伙义士归降之后,必与朝廷建功立业。”这个张太守,显然是了解梁山的。

    后来,张太守受宿太尉委托,前往梁山通报招安事宜。宋江想请张太守吃顿饭,但是张太守却婉言谢绝,执意要下山。

    于是,宋江拿出一盘金银相送,可是,张太守却坚辞不受,说道:“这个决不敢受!”

    所以,小说编写者写到这里感慨道:“太守可谓廉以律己矣!”这样的感慨,在整部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而且,小说编写者还特意作诗称赞张太守道:

    “济州太守世无双,不爱黄金爱宋江。

    信是清廉能服众,非关威势可招降。”

    招安礼毕,宋江设宴款待宿太尉一行,可张太守却推说州里有事,就别了宿太尉,自回济州城里去了。

    这张太守,端的是“廉以律己”的典范。对此,余象斗本有句评语,可以说是说到点子上了:“宋江以金送张太守,太守笑而不取,此轻财也。朝有此大夫之官,则亦不能有梁山矣。”

    确实如此。如果满朝文武都能像张太守那样“廉以律己”,清廉服众,“不爱黄金爱宋江”,那么,这江湖之上怎么还会有梁山呢?

    这宿太尉与张太守两厢一对照,我们也就明白了小说这样写的用意了。原来,在小说编写者的眼里,“素怀忠义”的宿太尉与“廉以律己”的张太守,都是一样值得人们尊重的。

    小说第一回,洪太尉奉旨来请张天师去东京祈禳瘟疫,上清宫住持真人就对洪太尉说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

    金圣叹就在住持真人的这句话下批道:“此语不独指祈禳瘟疫也。夫天子则岂有不要救万民者?天子救万民,则岂有不倚托太尉者?太尉若无诚心,则岂能救得万民者?太尉救不得万民,则岂能仰答天子者?语虽不多,而其指甚远,其斯以为真人也乎?”

    金老先生所言甚是。天子出于社稷安危的考虑,肯定是要救万民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天子欲救万民,却只能倚托那些太尉来施行。如果太尉没有那份诚心,那么,天子救万民的愿望,也就只能流于水月镜花了。

    三、小说唯一要反的是滥官污吏。

    小说第七十九回,宋江对被梁山俘虏的韩存保、党世雄说过这样一番话:“二位将军,切勿相疑,宋江等并无异心,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若蒙朝廷赦罪招安,情愿与国家出力。”

    在这番话里,宋江既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并无异心”,也说明了上梁山的原因,“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以及自己的愿望,“若蒙朝廷赦罪招安,情愿与国家出力。”

    宋江的这番话,其实说出了梁山聚义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

    我们为什么说小说唯一要反的就是滥官污吏呢?

    (一)翻开小说,随处可见的都是残害良民的滥官污吏。

    比如,大名府的留守梁中书,“在北京害民,诈得钱物,却把去东京与蔡太师庆生辰”,是典型的“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的滥官。

    在梁中书的治下,那大名府的张孔目,刽子手蔡福、蔡庆,也是一味地见钱眼开,颠倒黑白,视法律如儿戏,毫无人性可言。卢俊义的性命在他们的手里,竟然成了贪婪发财的筹码。

    再如,阳谷县的知县相公,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到任阳谷知县才不过两年多点的时间,就“赚得好些金银”,以致于要专门派武松将这些金银送到东京亲眷处收贮使用,以图“谋个升转”。

    武松状告西门庆,人证物证齐全,事实原委清楚,但是,知县相公因为收了西门庆的贿赂,所以,尽管武松才为他从东京卖命回来,还是把武松的状子给退了回去。

    又如,武松醉打蒋门神后,孟州知府受了张都监的贿赂,欲置武松于死地。当案叶孔目为人忠直仗义,不想害人,于是,就在收受了施恩一百两银子的贿赂之后,就把武松的文案改得轻了。

    小说编写者为此还写了一首诗,来赞扬这个叶孔目的正直。诗曰:

    “赃吏纷纷据要津,公然白日受黄金。

    西厅孔目心如水,不把真心作贼心。”

    可是,容与堂本却在“西厅孔目心如水”句下写了一句很精彩的批语:“只是也受施恩白银一百两。”此言甚是。(未完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