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村老年协会的资金未入村账,由协会的理事自行管理,存在廉政风险。”日前,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纪工委收到了一条由“四级廉哨”哨员提交的廉情信息。随后,街道纪工委立即督促责任部门对辖区老年协会的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排查,仅用一周时间就纠正25个村的老年协会账户,归并移交集体资金55.7万元。目前,大碶街道“四级廉哨”共聘请哨员290名,建立“四级廉哨”制度后,基层微权力得到了较好约束。 3月28日《宁波日报》 去年以来,北仑区纪委监委在大碶街道试点“四级廉哨”全域监督模式,将街道下辖的各村、社区、下属企事业单位划分为30个单元网格,设置各级“哨岗”100个,形成了“街道纪工委+片区廉政诊所+联村干部+村(居)监察工作联络站”四级监督网,实现了对基层微权力的全域监督。 基层权力的监督,基层权力的约束,是基层治理的重点工作。基层治理好了,能够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些小漏洞,往往会产生大问题,继而变成大难题。将基层的权力约束好,就能倒逼基层干部将事办实、将事办好。 实际上越是基层的“微小权力”越是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微权力”滥用之下的“微腐败”是老百姓身边的痛,涉及的资金不多,涉及的不公不大,却着实影响了形象。监督好基层的权力,约束好基层的权力,需要无缝隙的对接。 “基层廉政吹哨员”发挥的作用在于,能够紧盯重点、吹好廉哨,形成从发现问题到分析研判、科学处置的工作闭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的状态,不给基层的“微腐败”“微问题”“微纠纷”留下空间。这其中更值得一说的则是四级“基层廉政吹哨员”,四级“基层廉政吹哨员”都是从最基层聘请的,很多都是当地的村民和居民。这些人就生活在最基层,就生活在基层干部的身边,他们熟悉基层的事情,了解基层的问题,在承担监督责任的时候,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举报问题,第一时间提供线索。成为上级部门监督基层权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最大程度挤压了基层权力滥用的空间。 因此,我们不妨让“基层廉政吹哨员”多些再多些,让老百姓在监督权力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的作用,揪出更多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约束小微权力需要更多“廉政吹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