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部新城高楼林立,城市和人一样,在忙碌中前进,在奋进中成长。 姜赟/摄 |
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宁波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山海互济,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协调、包容的共富之路。 2021年宁波城镇化率达到78.4%,比全省高5.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2,比全省低0.22,连续17年呈缩小态势。 融入城市群,区域融合带动全域共富。 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宁波人可以手持“社保卡”在长三角多个城市实现“一卡通行”。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将“最强大脑”落地上海、杭州等创新资源集聚地,一批深度融合的产业在宁波落地生根。 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融入一体化发展,宁波逐渐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 开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推动区域均衡。 宁波积极推进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城市空间,老旧小区、低效空间、交通轴线、文化遗存、生态系统不断更新迭代,“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高效”。 乡村空间,以产业振兴为撬动点,激活美丽经济推进城乡融合,唱响了未来乡村协奏曲。 与此同时,围绕农村“确权、赋权、活权、保权”,宁波积极推进“三块地”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农村资源得以流通变现,村民收入得以保障。 主动聚焦山区海岛,实现薄弱区域跨越式发展。 宁波山区海岛面积广阔。 四明山片区,宁波逐步探索出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南翼海岛片区,发展蓝色经济,找到了实现共富的关键钥匙,成为“有风景的地方就有产业”的典型示范。 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模式走出了宁波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的关键一步。 无偿援助与交流合作在加速推进。宁波连续八年开展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图书传递、温暖午餐等系列大型献爱心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力量被广泛动员起来,帮扶队伍不断壮大。甬黔携手打造的“中国布依第一村”楼纳村模式,被复制到了义龙新区全区15个村,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建立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是二次分配的核心。多年来,宁波聚焦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优质均等、制度接轨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快补齐托幼、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短板,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十二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面实现人的精神富足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近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群众文化获得感得到切实提高,社会文明取得新进步。 守好红色根脉,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宁波通过描绘“红色地图”、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当好“红色根脉”的传承人、守护者。 建设文明典范城市,擦亮宁波文明底色。 宁波人民信仰坚定、崇德向善,“顺其自然”连续23年向市慈善总会捐款,这一背后代表的无数凡人善举,也寄托了走向共同富裕、精神富有的美好信念。 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2020年,宁波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3842平方米,位居浙江省前列。老年人、偏远地区工作者等特殊群体的文化诉求得以保障,数字化设施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率,宁波基本形成了公平高效的文化环境。 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等讲述了中华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起源,十里红妆,金银彩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用现代的方式庚戌着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一批凸显宁波特色的文化品牌逐渐涌现,一批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逐渐建立,成为构建宁波话语体系,讲好宁波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促进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宁波自获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以来,全面开展能源“双控”攻坚战。同时,积极实践“两山”理论,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深化全域治水攻坚,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十三五”时期,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2.4%。2021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95%,PM2.5浓度仅21微克/立方米。 共同富裕,生态同行。未来几年,宁波将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净化美化行动,稳步推进碳排放达峰,健全多元化、市场化、动态化生态补偿机制。 构建共同富裕社会治理新路径 宁波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总体方向,努力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简政放权,便民惠企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件事、到一窗、跑一次”改革不断延伸拓面,便民“一件事”、惠企“一件事”以及一批机关内部“一件事”,极大地节省了行政和社会资源,实实在在为公众和企业“减负”。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 “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说事”“俞复玲365社区服务工作法”等一项项治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保障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81890”求助服务中心、“书记一点通”、 “移动微法院”等服务平台,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有求必应”的便民服务。 持续推进平安宁波建设,巩固共同富裕安全底线。 “老潘工作室”、县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阿拉调解”人民调解线上服务平台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多点发力。 建设“整体智治”体系,全力打造智慧城市。 2021年以来,“浙里办”“浙政钉”两端迭代升级,“甬易办”“ e宁波”一件事应用平台等示范项目为惠企便民数字化政务服务、基层社会服务、智慧养老、流动人口管理等关键领域插上科技的“翅膀”。 宁波“城市大脑”启用运营后,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全市政务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鄞州区“码上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宁波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场景、智慧水利信息系统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安监体系建设,成为强化城市安全韧性的底气。 如今,《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出台,号角响亮,催人奋进。 站在新起点上的宁波,承担着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重大使命。朝着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宁波将乘势而上、久久为功,讲好共享与发展的共同富裕故事,向世界发出宁波声音、提供宁波方案,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