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我们的节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开清明春过半 纸短情长唯念君

    今年,我市因疫情暂停了清明线下祭扫活动(三年内新墓除外)。宁波晚报、甬上APP联合市民政局推出“清明微家书”活动,晚报“三江月”和甬上“红人堂”作者也提笔写下了那些有关亲恩和生死的记忆……我们在这里选登其中部分作品,网络寄哀思,云中读家书。

    写给父亲

    赵淑萍

    您的离去 使我第一次真正面对死亡

    第一次真正步入中年的心态

    就像一棵大树轰然倒地

    从此没有了枝荫的庇佑

    风雨、阴霾、焦灼都来了

    我第一次平静地回忆起我和您的点点滴滴

    那枝枝叶叶写满的都是爱

    在枝叶的缝隙里

    有着光阴滑落的深深遗憾

    父亲 当春天又复苏万物

    思念的风筝飘起在清明的天空

    我突然觉得 您从未离去

    那根已经种植在我心里

    枝枝叶叶都融入我的肉身

    我要用剩余的光阴

    像您期待的那样活着

    活成您期待的样子

    活成一个更好的您

    体重

    盛醉墨

    那年我背奶奶上楼

    九十几斤的她

    在我一百零八斤的身体

    轻轻松松上下

    那年捧奶奶的骨灰

    体重在盒子里

    拥入怀中很重很重

    二十年三十年

    谁会背起枯瘦的我

    去看春天的花

    去看冬天的雪

    直到那一天

    捧起更轻的我

    四月的风

    郁伟年

    四月的风,

    伴着月光飘进窗台,

    尽管有些许的草香花香,

    可感觉冷冷的,

    带着伤感与凄凉,

    仲春时节总是让人心有戚戚。

    风从东边吹来,

    穿过缝隙吹向西边,

    飘飘荡荡无声无息。

    窗外有沙沙声,

    不知又吹落多少花瓣和树叶。

    其实不是风的缘故,

    只有自觉地凋谢,

    才会不断孕育新的生命。

    都懂得死而为生,

    可多少个日日夜夜,

    无数的深情牵连,

    一朝离别谁不哀伤无限,

    热泪盈满眼眶,

    心惦惦,

    怀念那永别的亲人。

    在这生命葱茏的清明时节,

    把思念和祝愿做成包裹,

    交给风儿快递,

    寄往另一个世界。

    怀念我的岳母

    储吉旺

    华山寺山门外,春雨沥沥,老岳母安详地躺在床上,寺内长明灯一闪一闪,岳母的呼吸轻若游丝。农历二月十八晩上9时正,101岁高龄的老岳母走完人生。在岳母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儿子、女儿包括我每天晚上都去探望她,儿子、媳妇轮流睡在身边陪夜到天明,以尽孝道。

    岳母出生在农村,没有文化,一生平凡。前半生充满磨难,岳父早逝,留下15岁的大儿子朱爱义、10岁的二儿子朱宗义以及8岁的小女儿朱爱芬。岳母35岁成了寡妇,生活重担全压在她的双肩上,其困难和压力是常人不可想象的。岳母常常同我唠叨:“那时泪水往肚里咽。”

    岳母不屈服生活中的困境,坚信天无绝人之路,只有坚强自立,在自立中寻求生存智慧,人生才不会沉沦下去。于是,便让15岁的大儿子朱爱义做铜匠学徒,让他从小苦练本领。朱爱义终于在实践中磨练出一身机械设计本领,成为全县闻名的工程师,还作为全县工人先进代表上北京参加国庆典礼。

    二儿子朱宗义寄宿在爷爷奶奶家,后来考上浙江农大,毕业后到农业局工作。她把女儿朱爱芬带在身边,伴着她到竹口小学、黄坦小学、城西小学烧饭,后又调到国营无线电厂烧饭,直到退休。朱爱芬后考进宁波护校,毕业后任护士工作。上天不负有心人,岳母终于含辛茹苦地把子女们都抚养成人。

    爱人告诉我,我岳母尽管生活困难,却十分自尊自爱。那时人们把米放在饭罐里蒸饭吃,岳母怕人怀疑她们母女饭罐里的饭是从别人的罐子里取出来的。于是,老师的罐头是白米饭,她蒸的是红米饭,吃的小菜是老师吃剩的菜,勤俭节约,不沾老师半点便宜。岳母这节俭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我们致富之后,她常把包装过的塑料袋一只只洗净后收起来,剩菜剩饭更是舍不得倒掉,留到下餐自己食用。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一直传给我的子女。

    我同我爱人认识是在城西小学。那时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到城西小学任代课教师,见有一烧饭妇人,一早把井水提上来倒进水缸,带着一脸的汗水,又去烧饭做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我的同情心油然而生,当兵回来的我有的是力气,便每天把水缸里的水挑满,减少她的负担。那时,我还不知道她有一个女儿在宁波护校读书,直到放暑假,爱芬从宁波回到城西小学,我才认识了这位美丽的女孩。一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成了美满的夫妻。

    岳母的心特别坚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不求人,严格要求子女自力更生,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自己在学校烧饭,同时替老师洗衣服,获得额外补贴。她还带领年少的子女们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地,种蕃茄、南瓜、土豆,补贴家用及支付读书的学杂费。

    虽然家境极度贫穷,但岳母一直教育子女人穷志不短,她的高风亮节影响了几代人。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爱芬向我讲起她读护校时的二三事。

    夏天住校,同学的床铺上都有蚊帐,她没有蚊帐,晚上蚊子叮咬得她无法安睡,只好长夜起来织毛衣;冬天睡的被子仅半条,另一半条岳母剪开给了在杭州读农大的哥哥朱宗义……我们婚后,在一段不寻常的年月里,家庭生活极端困难。过年时,仅12斤大头菜作为过年的主菜。我爱人从不求人,也不让子女去羡慕别人,并且以我岳母坚强自立的精神教育后辈努力奋斗,风雨过去是阳光!在我们生活富裕之后,一家人吃穿从不浪费,在外面请客,剩余菜一律打包回来;住的房子也不讲究,穿衣只求简洁干净,而对社会上贫困有难的人则量力帮助。

    岳母退休后生活非常幸福,一辈子勤劳惯了的人,不肯休息,劳动是她一生的爱好。我儿子储江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岳母主动要求为外孙烧饭洗衣,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储江结婚后,恰好我的女儿储峰中专毕业后在宁波工作。岳母又到宁波外孙女家,和外孙女住在一起,为外孙女做家务。直到外孙女去美国留学,她才回到小米巷的家里养老。

    101岁的岳母走了。和我相处54年的亲人,永别了,愿您在天国生活得更好!

    人生看得几清明

    李敏

    又是一年清明节。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将近三年了。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不能赶回老家为奶奶扫墓,只能遥寄哀思,脑海不由自主浮现出三年前奶奶离世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2019年5月,我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知我奶奶病重了。我风尘仆仆赶回家,看到病床上的奶奶已经气息微弱。见到我,奶奶浑浊的眼睛明亮起来,精神也似乎好了很多。但因为请假天数有限,在家陪了奶奶三天后我就要返回宁波上班。分别时,我摩挲着奶奶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手,眼泪不受控制地一滴滴落下来。“奶奶,我要回去上班,马上就到端午节了,我一放假就回来,票都买好了,您一定等着我啊!”虽然舍不得我走,但奶奶还是闭着眼睛使劲点点头,两滴浑浊的泪从眼角缓缓滑落。

    没想到这成了我和奶奶的最后一面。

    我离开四天之后,凌晨两点接到父亲的电话,告诉我奶奶已经辞世了。

    匆匆赶回家中,我在奶奶灵柩前哭得肝肠寸断。我告诉她,我好后悔,我为什么没有请假陪她最后几天;我好后悔平时为什么没有多回去看望她,让她长年累月那么孤单;还有,奶奶,我以后再也不吃樱桃了,您再也不用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爬上平房顶为我看护樱桃了……

    奶奶听不到了,无论我说什么,她都没有回应了。

    她不会再用慈爱的眼神,上下打量着风尘仆仆赶回家的我,然后宝贝般拿出她为我准备的吃食;她不会在我离家的时候,再拄着拐杖一步一挪送我到村口,车开出很远她还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她不会再用慈祥的声音喊我的小名,那是她为我取的……

    每年的清明节,细雨霏霏中,我依然会想起奶奶。想到奶奶一个人孤零零的,就如生前孤单的身影守着小院和那株樱桃树,望眼欲穿地盼望着我早日归来。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亲爱的奶奶,愿您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