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就业形势
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如何做好生涯规划……

这场直播 人大代表 和网友 聊了这些

史习明做客甬上直播间。

    4月6日下午,宁波市人大代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史习明做客甬上直播间,和网友畅聊与教育相关的话题。从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中考后的普职分流、专升本比例、职业本科的发展方向,到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最应该培养的能力、优秀学生共同的禀赋等问题,既关注当下的热点,也关切学生的成长。

    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再加上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学校有什么好的措施能帮助大学生就业?

    就业是民生问题,一个孩子就业好,能带动一个家庭的幸福发展。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就有3600多人,就业形势比较紧张。

    史习明说,在宁波,想要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宁波对人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非常旺盛。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份好的、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满意的工作既包括薪酬,也包括未来的发展空间。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企业说自己招不到人,学生说自己找不到工作。这里不单单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有产教融合的问题。目前来看,订单班的培养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说到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史习明表示,影响虽然有,但也可以找到其他办法。疫情导致企业进不到学校里,无法开展线下招聘会,但可以通过云上招聘会的方式,让学生和企业在云端进行交流,效果还是不错的。

    中考焦虑与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有家长问,现在专升本的比例如何?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是否畅通?

    史习明表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中考焦虑甚于高考焦虑,中考之后面临普职分流,有接近50%的学生将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家长和学生对此普遍比较担忧,而到了高考的时候,这种焦虑情绪会缓释很多。但实际上,大学阶段,高职学校和本科学校的比例也大体相当。高中以后,依然会有差不多一半的学生去高职院校。所以,在史习明看来,家长的中考焦虑大可不必。

    从国家在教育制度上的设计来说,“立交桥”是畅通的。目前,浙江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专升本的比例约为20%,宁波的比例高于这个数据,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去年专升本的占比是34%。只要学生自己想学,到了高职院校以后依然可以升本科,再考研。而不适合文化课学习的学生,则可以在职业教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锻炼自己的技能。

    也有家长担心职业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会影响孩子的上进心。对此,史习明表示,这要看对学习是怎么认识的。一般人的观念中,学习就是看书是不是认真,考试考了多少分,但实际上,学习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学做模具是学习,学做咖啡是学习,学做电子商务同样是学习。我们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技术人员,从这个角度讲,职业院校有自己的学习氛围。

    宁波会有新的职业本科学校产生吗?

    同样关注职业教育的家长问,职业本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会不会影响宁波高校的格局?

    史习明说,职业教育不是层次教育,而是类型教育。从这个角度说,当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职业本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现在全国有1500所左右高职院校,意味着必然会有部分学校将成为职业本科院校。当然,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之间会有本质的区别,职业本科的特征还是强调实践性。

    史习明表示,在可以预知的时间范围内,宁波一定会有一两所高职学校升格到职业本科的行列中去。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

    如何才能做好生涯规划?

    有一位高中生家长留言,女儿现在读高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面临职业选择时有点迷茫,不知道怎么规划,想问问有什么建议。

    事实上确实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有时候我们问一个学生“你喜欢什么”,他可能回答“不知道”,问他“未来想干什么”,同样回答“不知道”。有些学生高考以后填志愿,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来填,而是根据分数来填。“这种现象我想未来一定会改变的。”史习明说。

    教育重要的是“点燃”孩子,史习明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去活动,多参与到社会中来。现在的普遍现象是,到了中学,家长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都不用管了。但实际上,当孩子学习累了,家长可以带孩子亲近自然,可以让他们参与家庭活动或社会志愿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家长也可以从中观察孩子的爱好。

    人的兴趣爱好不仅仅指音乐的天赋、体育的天赋等,实际上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上有个多元智能理论。你的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就可以在哪一种类型里面发展,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自己,家长也要了解孩子。

    大学生最应具备什么能力?

    优秀的学生有没有共同禀赋?

    很多家长平时都喜欢看“牛娃”养成记,希望从别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好的经验。这次直播中,也有家长问到这方面的问题。有家长问,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也有家长问,教育领域有没有做过研究,看看优秀的学生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禀赋?

    对此,史习明认为,知识很重要,能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软实力。国家要有软实力,人也要有软实力、软技能。何谓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文化,是情商和智商之间的关系。在必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三者之间,应该把素养放在第一位。素养指什么?它可以是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等等。

    培养这些软实力是不是很难?史习明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对年轻的夫妻,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在他每天放学回家吃晚饭之前,都要求孩子给爸爸妈妈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老师或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等等,一开始,孩子只能讲两三分钟,但慢慢地,就可以滔滔不绝讲半小时,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不一定有多难,但家长要有意识,并且要能坚持。”

    说到决定一个人成功或者发展得好的根本性因素有哪些,史习明说,对人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这两条是基础条件,它会让人走得更远。另外,个人持续的努力、时代的机遇等等,都是重要因素。

    记者 王伟/文 记者 张培坚/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