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聚焦疫情防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肩能扛,手能提

这位抗疫女汉子了不起

杨美妃对集卡车进行消杀。记者 陈烨 摄

    30公斤重的弥雾消杀机背上就走,半米多长的沉重喷头,一提就是一小时。4月12日,在北仑区恒山路一侧的集卡货运堆场,新碶街道消杀志愿服务队的杨美妃又负重上阵了。

    “让她干吧,她闲不住”

    堆场近3万平方米,四处停放着货运车辆,除了本地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全国各地。为尽量降低感染风险,新碶街道消杀志愿服务队于上周开启了一天两次的消杀服务。这活非常耗体力,通常由男队员承接,可杨美妃非要参与,硬是扛起了消杀机。

    肩能扛、手能提,这样的女汉子,熟悉她的人会说:“让她干吧,她闲不住。”

    因为闲不住,在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上,杨美妃以8824小时占据着北仑志愿者服务时长的“冠军宝座”。

    4月12日中午,气温已攀升至30℃,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地面,升腾起的热浪令许多人体感不适。

    “下午消杀的吧?我等会儿过来。”刚吃过饭,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贺开盛就接到了杨美妃的电话。

    当时,杨美妃刚刚结束北仑区体艺中心的疫苗接种服务,随便对付了一顿中饭,就骑着自行车往芙蓉社区赶。当天是工作日,许多队员抽不开身,而她是自由职业者,时间支配相对容易。

    问她什么,她总是说“还好!还好!”

    新碶街道消杀志愿服务队成立于今年1月,由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百灵鸟公益联合会和尖锋救援队抽调队员组成。当初招募队员时,杨美妃想也没想就报名了,还与其他人一样考取了环境消毒员资质。

    不善言辞,但为人真诚、肯干,这是杨美妃给记者留下的初印象。问她什么,她总是说:“还好!还好!”

    大热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好;背上30公斤的弥雾消杀机,还好;在露天的集卡货运堆场里,围着一辆辆车消杀,还好;一小时后脱下防护服,汗流浃背,也是还好。

    近3万平方米的堆场,两组队员同时消杀,至少也得一个小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她使用的消杀机是一款名为脉冲动力弥雾机的专业设备。消毒液加满,光是身上的负重就有20多公斤,但最累的其实还是手持部分,单管喷头+机身,少说也有七八公斤。

    “晚上回家吃饭,拿筷子的手肯定又要抖啦。”事后,脱下防护服的她擦掉流淌在脸上的汗珠,调侃道,这是上周六消杀服务结束后的“经验之谈”。

    300多天,几乎每天在疫苗接种点服务

    今年47岁的杨美妃,是新北仑人。10多年前,她离开老家绍兴市新昌县,来到北仑谋生。2014年,杨美妃加入北仑区志愿者协会,开始了更多形式的志愿服务。她的手机微信里有4个志愿服务队的群,几乎每天不停地跳出信息。

    “我记得有一次,她从早到晚给自己排了4场活动,我看着都累呢!”采访时,贺开盛说。

    “还好!还好!”杨美妃腼腆回应。

    2021年3月27日,北仑区体艺中心开放疫苗接种服务,由于接种人群数量庞大,她成了这个点位上固定的志愿者。300多天,几乎每天都在现场。

    辅助登记、引导进场、维持秩序……平峰时,她和伙伴们要服务五六千人;高峰时,多达上万人。最崩溃的场面是,十几个人围着自己,有的要更改资料,有的要建档,有的要询问。一天下来,杨美妃喊得嗓子沙哑,可晚上如有时间,她又会套上红马甲,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出力。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