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爱心城市 暖心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信的退休教师找到了

扎根农村教育30多年
身边人都说他是个热心人

毛佰钧。受访者供图

    “希望你们夜夜都有白马入梦,马不停蹄,希望就不灭。”4月19日,藏在支援上海爱心蔬菜包里的一封手写信刷遍全网,一名奉化退休教师自制140多瓶油焖笋附信送往上海的事迹,感动众多网友。

    4月20日,好消息传来,这名手写书信支援上海的退休老教师找到了,他叫毛佰钧。

    始终记挂着儿时成长的地方

    毛佰钧是一名有着30多年教龄的退休教师。问及送自制油焖笋的初衷,毛佰钧表示,自己出生后不久就到了上海,在上海长大。1962年,17岁的他跟随父亲下乡支农。父亲是老党员,带着全家一起回了故乡溪口镇界岭村。临行前,毛佰钧还特地去南京路上走了一圈,很是不舍。

    之后的60年,除了上世纪80年代回过一次母校闸北中学外,他再也没有回过上海。但是,他的心中始终记挂着这个有着很多成长回忆的地方。

    上周,听大女儿说有宁波企业要送援沪蔬菜,毛佰钧马上“响应”,他说自己是老党员,也要尽一份力。

    早上5点多起床,毛佰钧和老伴回了老家界岭村,花3个小时挖了300多斤雷笋,又和家人、邻居一起剥笋、清洗、处理。“从当天下午烤到第二天下午。”毛佰均老伴笑着说,“我们都知道这件事,都一起参加了!”当了解到自己的事情被各大媒体转载,毛佰钧有些不好意思,“我做的都是小事,应该做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希望上海人民早日战胜疫情!”

    把学校当家,一心扑在工作上

    1974年,奉化的界岭学校需要教师,找到毛佰钧。

    为了能教好学生,他作了很多准备,购入一台收音机,苦练普通话,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做到跟收音机里的播报发音一样。

    “任何事情都要下苦功夫,还是对自己严格点好!”毛佰钧说,面对那么多年幼的孩子,他希望自己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交谈时,毛佰钧不时冒出的几句普通话,发音相当标准。

    1985年到1993年,他去了许东联办学校,离家大概2.5公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他和另一位老师一起负责全校五六十名学生的教学。毛佰钧既教语文、数学,还教体育,他把学校当家,一心扑在工作上。

    1993年后,毛佰钧在岩头初中教了8年语文。学校离家10公里,每周末,他用自行车载着两个女儿骑行回家,并戏称这一路的山路是属于他的“25000里”。

    工作日,毛佰钧就住在学校,利用晚上的时间备课,琢磨能找到的教参。有一本介绍初一到初三语文学科板书设计的教参带给他很深的影响。他说,语文老师的板书设计很重要,要边讲边写,而且要自然完成每个教学环节。

    他用心消化每篇课文的板书设计,将整本书的内容化作了薄薄2张纸的精华。“感觉这个时候,自己开始找到(教学的)规律了。”除了板书设计教参,他阅读每本教参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有用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据他回忆,当时的笔记叠起来大概有一指厚。因为毛佰钧教得用心,后面2年学校把带初三的重任交给了他。

    身边人都说他是个热心人

    后来,毛佰钧又到了奉化亭下中学,担任了生辅老师。跟100多名住校生一起度过了五六年的时光。

    退休后,毛佰钧的日子过得低调而充实。今年77岁的他,每天都要收看1小时-2小时的新闻,了解最新资讯,侍弄田地。

    身边的人都说他,为人忠厚,勤劳,相当低调。同是退休教师的溪口退教协会负责人王海维说:“毛老师心态很年轻,很有活力!很热心!”前段时间,毛佰钧还参加了居住地附近的埠头修整爱心捐资活动,并参加了一周义务劳动。

    他一直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无论在哪个阶段。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乌雯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