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从事“来料加工”作业的老人。 |
4月20日,本报对奉化区西坞街道“来料加工”助老增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 有读者表示,每个人都是共同富裕的主体,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实现人人享有,“让老人们活得有希望,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素质,西坞街道的做法值得推广与思考。” 西坞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军告诉记者,西坞街道通过发展“来料加工”业务,不但培养了一批经济能人,还促进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在助推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来料加工’业的发展,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事做、有活干,在个人钱袋增收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及邻里和谐。”西坞街道妇联主席邬路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料加工”使村风村貌大有好转。工作的人多了,闲聚的人就少了,是非也就少了,整个村有了新风尚。之前有老夫妻俩平时闲在家,互相磕磕碰碰比较多,现在一起到村里干活,互相配合,关系也融洽了。 邬路维告诉记者,村里有一个老年食堂,主要解决老人就餐难的问题,原先全靠村里补贴,现在老人们通过“来料加工”赚了钱,有人把赚来的钱捐赠给村里,用于老年食堂运营。 “‘来料加工’不但带动了有劳动能力老人的积极参与,同时对整个村、家庭以及晚辈都是一个言传身教,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传统美德。”西坞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街道现正对该项目进行优化组合与完善,以让更多的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同享社会发展成果。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段凌云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