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毒。记者 鲁威 摄 |
 |
昨日凌晨4点的“方舱”蔬批市场。记者 鲁威 摄 |
“菜篮子”是社会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当宁波“最大菜篮子”突遭疫情、紧急封闭,宁波市民的蔬菜等食品供应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5月1日夜到2日凌晨,宁波首次启用了全国首创的数字化“方舱”蔬菜批发市场。很多人一夜无眠,用“宁波速度”和“宁波智慧”,力保阿拉宁波人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依然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5月1日16:30 突发事件! 最大“菜篮子”临时封闭 5月1日16:30,随着奉化区新增一例新冠初筛阳性感染者的轨迹公布,宁波人的朋友圈一下陷入微妙的紧张情绪——该人员是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经营户,14天内活动轨迹主要集中在奉化区方桥街道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971号摊位、方桥街道东江家园小区。 23:28,奉化区划定“三区”范围。其中,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9号蔬菜交易区被划为封控区;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除封控区以外的区域被划为管控区。 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对于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宁波人家门口的“最大菜篮子”,该市场是宁波市唯一的一级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可满足宁波及周边地区1000万人对蔬菜、肉等业态的消费需求,它的突然封闭,令不少宁波人担忧。 仅2小时不到,5月1日18:18,宁波市商务局发布信息称,针对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受疫情影响临时封闭的状况,市商务局、市商贸集团决定紧急启用数字化“方舱”蔬批市场,并在5月2日凌晨正式开市交易。 “方舱蔬批市场具有灵活性、启动快、可复制的特点,提供更便捷的交易场所。根据预约登记制,5月2日共将有300多辆车进场,其中,蔬菜337车约3000吨,肉禽蛋77车(含白条肉1300头和禽类6万羽),可以充分保证宁波市民的正常蔬菜供应。”宁波市商贸集团数字化“方舱”蔬批市场负责人陆晓峰说。 据了解,“方舱”蔬批市场内实行全线单向通行,设查验区、消杀区、卸货区、缓冲区、动态储备区、交易等候区等6个核心区域。供货商从查验区进入后,就要开始实行严格的查验消杀步骤。与此同时,货车将全部实行车内交易,车辆进行卸货期间,司机及随行人员全程不下车,由市场人员负责卸货。 据了解,目前宁波的“数字化”方舱蔬批市场在全国均堪称首创。而这个市场,在4月19日才完成搭建。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场临危受命的实战会来得如此之快。 5月1日23:00 临危受命! “方舱”开启克服重重困难 1日21:30,记者抵达奉化区方桥街道的“方舱”蔬批市场。 22:00,有装载着临时办公用房的工程车辆进场。23:00,距离2日凌晨开市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是陆晓峰却一直眉头紧锁,不停地打电话进行沟通。原来,有不少在途的供货车辆担心进入防范区后“只进不出”,无法顺利离开市场。 对此,奉化各方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协调工作。迅速确定了“物资保供车辆通行证申领使用及回收流程”。 “保供单位(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三江配送)向方桥街道申领车辆通行证。本地固定配送车辆‘一车一证’,并填写车牌号、驾驶员、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有效期14天;外地供应车辆发放临时通行证,不填写车牌号等信息,实行‘进来发放、出去回收’措施。”陆晓峰说。 与此同时,进口卡口处(统一设在鄞城大道与机场南路交叉口)设立通行证发放点,由保供单位派专人确认并发放。交警检查临时通行证,并查验场所码后放行;车辆按保供专用通道行驶,司机不得中途下车;到达保供单位指定地点后,扫场所码确认;外地临时供应车辆原路返回,在进口卡口处由交警查验临时通行证并回收后放行。 “这一措施在严格防疫防控的前提下,精准地解决了外来供应车辆的后顾之忧。我们在目前奉化正常开放的每个进口卡口都安排了专人确认发放,同时指示前往方舱蔬批市场的路线。”陆晓峰介绍称。 5月2日凌晨2:00 一夜无眠! 新鲜蔬菜清晨送万户 午夜时分,已经陆续有外地牌照的供货集卡车慢慢驶抵“方舱”蔬批市场,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逐一停靠在方桥街道汇诚路一侧路边。 2日0:30,“方舱”蔬批市场正式启动! 第一辆供货集卡车进场,这辆来自山东的集卡车满载着21吨莴笋。在现场人员的指引下,首先进入查验区,对预约信息进行查验,并出示48小时核算证明、测量体温;随后进入消杀区,2位消杀人员对集卡车进行了全面消杀。之后,该车进入卸货区,等待着凌晨2点正式交易,整个入场过程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来自昆明的供货集卡车,满载着30吨蔬菜进入临时方舱蔬批市场。司机马士淳告诉记者,他的大货车上装着青菜、大白菜、生菜等各种叶菜。说起这次全国首创的数字化“方舱”蔬批市场,小马师傅觉得很新鲜,“来之前得在线上预约,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在别的地方真没见过。从市场主动派人来引导我们到新的‘方舱’蔬批市场,到及时送来了车辆通行证,各方面都安排得很妥当。” 2:45,来自山东的一辆供货集卡车,实现“方舱”中的第一单交易。这辆供货集卡上的蔬菜以莴笋和辣椒为主,司机与前来采购的采购商谈妥了价格后,由采购商雇佣的现场装卸工将采购的蔬菜搬运进了一辆小型卡车,而集卡车司机则全程在线上完成了此次交易。 手里拿着一份采购清单的葛师傅,在鄞州区一家大型超市负责采购,也早早来到了“方舱”蔬批市场。“每次来农副物流中心采购都是满满一车,因为有经常合作的供货商,所以每次也花不了多长时间。这次只能到现场一家一家对接了,还好这里的蔬菜品种不算少,想买的基本上买到了。” 在“方舱”蔬批市场的交易等候区,采购、卸货车辆各停一边,司机都在车上等侯,交易区的装卸工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在这个不眠之夜,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时间临近4:00,“方舱”蔬批市场外的车队越来越长。在一片喧杂声中,这个全新的市场,稳稳开启了它的第一个“保供之夜”。 记者 史娓超 马涛 鲁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