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15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画,读世,读人心

——读《忽有山河大地》

    无  端

    当下市面上,用优雅文字解析中国古典绘画领域名家名作的书籍枚不胜举。《忽有山河大地》一书,大致也可被归纳到此类当中。但它本身又有独特之处。该书善于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提醒我们在看画时,需从画家的人生经验、心路历程、情感遭际等多方面出发,才能明白某一时某一刻作画者创作某幅画作的缘由。作为观画者,也才能对画家和画作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不至于草率地得出一些片面之见,无根之论。

    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在看完厚达360页的《忽有山河大地》后,评价道:读这本书,就如同读一些高水平的艺术史一样稳实。的确,该书作者胡烟女士文风清新自然,文笔洒脱优雅,她用文化散文的形式发掘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动人美感和它背后的苍茫历史。而且,她的文章特别富有一种精神力量和情感力量。中国的绘画,绝大多数属于文人画。文人画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文人气质。《忽有山河大地》比较强调不同朝代的文人性格、文人境遇与文人智慧……这些东西如水墨一般氤氲于该书当中,吸引着我们读画,读世,读人生。

    上乘之画是有性格的,起码能够反映作画者的风骨。苏东坡以豪放派诗词闻名于世。但我们也知道他能书善画,不管是书还是画,风格和他的词一脉相承,都是气象浩大,自由不羁。据说他喜欢在墙上作画。如今我们当然看不到他当年在墙上留下的真迹,却可想象那种极为狂放浪漫的场景。而另一方面,他的作画题材似乎总局限在“枯竹”一类。所以后世的袁枚曾不无揶揄地说:“坡公染翰仅能为枯竹巉石。”苏东坡自己的看法则是:“论画以形论,见于儿童邻”——如果说衡量画的标准只论形似,那么就和小孩的幼稚见解差不多了。

    该书中《满船空载明月归》一文,写的是元代著名书画家吴镇。吴镇是“元四家”之一。不过文章开篇未写吴镇,而写了“渔父”。渔父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乃智者的象征,总是神秘地从烟波浩渺处而来,又神奇地自水雾缭绕处而去。从渔父,作者引出了吴镇,他是乱世中的清苦文人,自号“梅花道人”。“梅花”是其所爱,“道”则体现在他《渔父图》中那个“满船空载明月归”的人物身上。吴镇是个甘于寂寞的画家,不大与达官显贵往来。他画画,却不卖画,平素只以教书为生。我们知道元代文人的隐逸是一种集体性的避退。吴镇则是从精神上将自己归为了“渔父”:行舟水上,免于风波。他的姿态并非逃避,而是超脱、旷达。其实古往今来,《渔父图》多不胜举。画这类画的人大多乐于突出捕鱼之趣和烟火之气。唯吴镇的《渔父图》堪称“高逸”,颇有些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意思。所以说:出世的画家不少,吴镇是极自然的一个。

    董其昌是明代的著名画家。他很特殊:有人把他捧上神坛,也有人将他打入地狱。此人生于官僚家庭,十七岁参加科举,多次落第,却在三十二岁那年悟到作文的奥义,此后考场连连告捷。再看他的从政生涯,那时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闹得不可开交。董其昌却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并做到吏部尚书的高位。当然,这样的人,也许会被评价为机巧,但他确有不少过人之处。写《小窗幽记》的陈继儒与董交往甚深,他评价董其昌道:“视一切功名文字,直黄鹄之笑壤虫而已。”董其昌对绘画艺术虔诚之至,他广泛地临摹董源、米芾、赵孟頫、倪瓒等大家作品,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历朝历代有很多艺术评论家便从董其昌这里引出了一个人品和画品的问题:为什么此人人品有瑕,画艺却如此之高呢?《忽有山河大地》的作者认为:决定文人画的主要因素是心性,心性和道德之间是会存在错位状态的。而笔者以为:在普遍规律之外,难以彻底否定特殊情况的存在,所以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比如秦桧是大奸臣,可他的书法极好;宋之问是个攀附权贵的人,然他的五言诗,“其时无人能出其右”。董其昌活了82岁,古人都说“仁者寿”。他是一个仁者吗?我想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的画。客观来说,董其昌的画笔力精湛,成熟老道,风烟俱静,确非凡品。

    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一遍遍反复阅读,反复感受。流传千古的名家画作同样可以一遍遍地反复品评,反复涵咏。我们看的是画,真正理解的还有妙笔丹青之外的浩瀚世界与深邃人性。欣赏各类艺术佳作的道理,概莫能外吧。

    (《忽有山河大地》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