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北区孔浦街道白杨社区的保洁工作表,到宁波市路林综合市场的“小喇叭”,再到江北区庄桥街道天成社区的杂物集中堆放点,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常态化。 城乡环境秩序整治提升得以常态化推进,得益于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市场、经营户在内的各方始终有迎难而上的“积极心”,破难纾困的“同理心”和持之以恒的“平常心”。 以“积极心”找到突破 楼道堆杂物、家门口放垃圾袋、随手乱丢烟蒂……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在白杨社区,还是在天成社区,都曾是令人头疼却屡禁不止的常态。如今,这样的场景早已“一去不返”—— 5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白杨社区阳光清晨花苑,道路整洁、车辆停放有序、楼道干净,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有着20多年房龄,出租户占比达50%的老小区; 在天成社区天成家园南区,记者看到的也是洁净的路面、茂盛的绿化,宽敞的架空层,还有在长椅上悠闲小憩的居民,无法将其跟多老年居民、多出租户的拆迁安置小区联系起来。 变化背后,是社区、物业、居民迎难而上的“积极心”。 为及时发现、清理楼道堆放杂物,阳光清晨花苑的物业特地增设“卫生监督员”,每天对小区29个楼道进行“地毯式”检查,并在挂在楼道顶层的保洁工作表上“打卡”。 遇到居民习惯性地将垃圾袋放在楼道上,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只要看到就会“顺手”拎走。一次两次,居民也觉得不好意思,楼道放垃圾的现象也就慢慢不见了。 天成家园的每栋居民楼,几乎都有一个热心居民,每趟上下楼都留意楼道里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杂物堆积,就会及时反馈给网格长,填补日常巡查的“空白时段”。 以“同理心”对症下药 在宁波市路林综合市场,日常生活中已经没啥“存在感”的小喇叭重新有了用武之地,环境整治提升的各项举措,通过分布在市场各个角落的小喇叭“钻”进经营户的耳朵里。 “虽然方法有些‘老土’,但符合市场的特点,经营户的接受度蛮高的。”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华说。 城乡环境整治提升,不仅指硬件的提升,更包含意识的提升。就像天成社区党委书记陈祖达说的:“光讲政策、讲道理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为居民着想,切实帮他们解决问题。” 在天成家园南区地下车库被围起来的角落,在居民楼下架空层的杂物间,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的都是从楼道、家门口清理出来的杂物。 “我们对这些杂物编号,交给物业统一保管,后续根据居民需求进行清理。”陈祖达说。 在阳光清晨花苑,这份“同理心”体现在一个小小的烟蒂收集器上。上了年纪的居民习惯随手丢烟蒂,社区一边加强劝导,在他们经常聚集的地点增设了一个烟蒂收集器。 “前后也就适应了一个月,现在小区里已经基本见不到丢在地上的烟蒂了。”白杨社区党委书记沃宏伟说。 在阳光清晨花苑的一角,原本的垃圾堆放点被改造成为集居民健身、晾晒被褥、核酸检测于一体的场所,不仅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满足感也得到提升。 以“平常心”化解矛盾 “接下来我们将联合消防对小区‘停车难’进行规范整治;考虑到小区电动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我们也将联合物业、业主委员会就增设充电桩车位进行调查……”说到接下来的打算,沃宏伟心中早已有了一张蓝图。 他说,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件“永远在路上”的事,需要一颗“平常心”对待,特别是要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深入推进。 对此,陈祖达深有同感。“搞突击整治,居民会把平时积攒的不满和怨气趁机发泄,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如果平时能加强沟通,夯实和居民的感情基础,关键时刻才能说得上话。” 常态化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关键还在于人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平常心”。 在宁波市路林综合市场,除了由青年团员组成的小白鱼服务志愿队和海萤党员先锋队两支志愿者队伍,宁波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各个部门,以及市场经营户、非公党支部的党员们挤出工作和经营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中。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刘雨 张洋 魏小捷 张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