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热烈讨论。 |
|
与会嘉宾合影。 |
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保护伞、护城河。如何从行政、法律层面建立专利保护体系,企业如何提高保护意识,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如何发挥优势……这些议题成为职能部门和众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本期12A茶座由东南财金联合甬商总会、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等,邀请相关企业、职能部门、高校代表,就企业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企业技术人员职务发明法律规范等议题展开讨论,聚焦企业专利保护。 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分为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两大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2020年、2021年,宁波连续在全国159个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知识产权行政考核中位列第一。 近年来,宁波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坚持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化顶层设计,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地位进一步确立。强化规划引领、明晰政策导向、健全管理体制,知识产权工作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在调查取证方面力求快速、准确、便捷,大大提高了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的效率,降低了其维权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吴华荣介绍,宁波知识产权局划入市场监管局后,设立了知识产权发展处、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知识产权保护处三个处室,机构配置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我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着重于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吴华荣透露,去年,奉化企业投诉的一个专利侵权案件,他们第一时间进行调解和处理,2天时间就让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吴华荣表示,目前,对于专利侵权案件,他们都要去现场进行查看和取证,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专业律师:要明确专利保护的归属权 “宁波外贸企业众多、制造业占比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面临产品外观专利被侵权等问题。”宁波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主任何剑青律师表示,不少宁波企业的外销产品并不在国内销售,往往会涉及亚马逊等国际化平台。因不同的法律体系,国内外对于专利的获取、认定、保护等,往往有诸多不同的规定,给企业保护合法利益带来不小的麻烦。 “有一家宁波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国外的网络平台销售,但只有国内专利,并没有获得销售国家的专利授权。因产品外观被人仿冒,发起了国际诉讼,但费时费力。”何剑青提醒宁波企业,要提前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体系,知晓其对产品外观发明等专利的相关授权和认定程序,做好前置保护工作。 在现实中,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那就是专利保护权要明确下来。 “比如,一家企业委托另一家机构设计一款产品,并且申请了专利,但并没有明确权利的所有人。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候会被认定为设计者所有,授权者并不一定具有天然的专利受益权。这一点应引起企业足够重视。”何剑青律师说。 另一个问题是“专利无效”。“因为很多外观专利是在前人或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创新和改变,有可能被认定为专利无效,从而失去维权的基础。这一点在国际上尤其普遍,需要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要重点关注。”何剑青律师说。 何律师强调,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的保护方式及流程都有所不同,希望广大企业在开展专利保护时,要有所侧重,既能兼顾效率,又可以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支撑。 不久前,《海牙协定》在我国正式生效。据悉,《海牙协定》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与《商标马德里协定》和《专利合作条约》一起共同构成工业产权领域的三大业务体系。 按照《海牙协定》规定,申请人只需要提交一份国际申请,就可以在相关缔约方寻求外观设计的保护,极大方便了申请人,提高了注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注册成本。截至2022年2月,海牙联盟共有77个成员,涵盖美、欧、日、韩等94个国家和地区。这大大方便了宁波企业走出国门的专利保护。 企业代表: 构建专利保护“防火墙” 作为宁波具有代表性的智造企业,方太集团、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均非常重视专利的保护工作,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数据库,用来进行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比对。 方太集团法务部高级经理刘燕说:“方太集团的专利保护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产品不要对别人造成侵权;二是,不让其他友商对我们造成侵权。”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利工程师王立秋说,他们公司每个月都会通过网络搜索和公司相关的专利信息,并与公司内部的专业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如果友商存在侵权的可能性,我们会发出警告,及时阻止可能的侵权行为。”王立秋说。 “目前,方太集团拥有的各项专利达近10000件。”刘燕说,方太集团建立了全方位的专利保护体系,海外专利保护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充分利用国际条约和协定,构建属于自己的一整套“防火墙”“护城河”。 而在产学研方面,高等院校可以与企业开展更多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合作项目主管孙煜凯表示,他们正在组建“冠标”体系,让更多企业可以享受专利保护的标准化体系。 “最近,我们走访了200多家企业,与很多大型智能制造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让高校的发明专利能够尽快地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实现规模化产能,产生更多经济效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部项目主管高倩表示,他们已经与汽车、新能源等产业不少企业建立了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发明专利为企业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不过,孙煜凯、高倩均认为,这样的合作和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 “专利维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申请的稳定性到市场的适应性,再到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及专利的迭代更新等,是在法律体系下的合理方案,同时也需要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配合。重视专利保护,宁波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体现中国智造的实力。”何剑青称。 记者 毛雷君 文 记者 汪昊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