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泉山下 婉约如画

昆亭村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阮筱 王丹怡 文/摄

俯瞰昆亭村

刘氏宗祠

入村口

    三面环山,向东是海,抬眼是高低错落的白墙黛瓦,低头是潺潺而过的小桥流水。在北仑区春晓街道,昆亭村自带的婉约如画的“气质”,带动着当地旅游。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游客在这里享受到了“世外桃源”的清雅闲逸。

    这是一个有着将近800年历史的古村,这些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下,一幅村美、民富、人和、业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走进昆亭村,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1

    依山临海的小村庄

    昆亭村坐落于福泉山下,因有昆山、亭山而得名,现由上车门、上刘、邹溪、燕湾、桂池五个经济合作社组成。

    昆亭村主姓为刘,刘氏始祖传集公,名尹轻,字仙居,为宋朝天祥公之后。这个村的历史要追溯到元朝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天祥公不幸遭人谗害,宗族星散,传集公逃难至昆亭休养生息,创业肇基,积德裕后为刘氏之始祖。清乾隆间(公元1736年),族人捐建“刘氏家庙”,也就是现今位于上车门社村落中心的刘氏宗祠。

    因地理位置偏僻,昆亭村旧时因交通闭塞,出行艰难。官吏、名医、富户有事可坐摇篮、风凉轿,但普通百姓出行全靠两条腿。与外地交往的通道主要是昆亭大岭,其次是通往三山、上阳、郭巨的羊肠小道。贯通昆亭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弹路,逢农历一、六或三、八,山民们挑着柴担、蛏子担去20里外的柴桥,清晨出发扁担头上挂着冷饭包,上磨肩膀、下磨脚底,到下午才能回家,这就是“脚娘肚当米缸”的苦日子。若要去宁波,那更得翻山越岭,经三山、慈岙过小白岭,再乘小白航船到宁波。

    依山临海,曾让昆亭村吃尽苦头,但如今通过挖掘秀美山水,美好生活也被唤醒。美丽的自然禀赋,催生了“美丽经济”。这些年,昆亭村全域整治生态环境,深挖旅游资源。2000多米的大溪坑水流不歇,贯穿整个村庄;大岙山游步道(又称鸟坑环线)全长4.6公里,沿线将老鹰潭、榭氏龙潭、炮台港等多个自然景观串珠成链;借助沿山公路的全线打通、樱花公园地块的贯通和大溪坑的改造,村庄的发展经络被逐步打开,农家乐发展红火,民居民宿经营渐入佳境,吃上“美丽饭”的村民越来越多。

    2

    口口相传的英雄事迹

    地处海疆的昆亭,历史上饱受战争之苦。它与北仑郭巨、穿山、梅山等地一样,在元代时期,饱受倭寇骚扰之患。明清时期,又是防御倭寇侵犯的要寨。

    而在日军侵华期间,46枚炸弹和燃烧弹投向昆亭,炸毁民房444间,171户人家房屋被毁。被炸之地成了一片火海,大人、小孩哭声震天,无处藏身的171户人家只能到山上躲避,靠挖野菜、草根充饥。

    战争年代,民不聊生,留下诸多军事遗迹,提醒着后辈这里曾经发生的磨难。位于上车门西北炮台岗的烽火台始建于明代,海拔465.8米,主台为瞭望台,副台燃放烟火。其位置视野开阔,可俯视柴桥、上阳、三山及东海洋面,可远眺穿山半岛上多处烽火台,能及时传递军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烽火台虽已坍塌,却十分宝贵,属区级文物保护点。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桂池地域建有防御倭寇骚扰的城寨,周围80丈,辟有二门。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清政府又在昆亭城寨西南至菖蒲岙山台,建造军事营房120余间,驻扎隶属镇海营管辖的抗倭兵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此处由地标左营千把总轮防,时有驻兵百名。

    在昆亭,也传颂着革命功勋事迹。叶藻(1919—2006)又名彩章,昆亭人,1938 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新四军第一师连、营长,华江野战军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团长,参加了黄桥、苏中、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1952年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团团长。回国后,他历任坦克师副师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装甲兵监察处主任监察员,第二坦克学校训练部部长,第五坦克技术学校校长,装甲兵参谋长、顾问,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为纪念他,昆亭村建了陈列馆,展陈他生前的物件,包括衣物、书画等。建党百年时,陈列馆成为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3

    吸引游人的昆亭美食

    昆亭村的吸引力在于怡人的风景,但一番游览后,人们也不忘带走当地的美食。米馒头是宁波人的心头好,这道白嫩软糯的小食并不稀罕,可在很多人看来,昆亭米馒头的味道更胜一筹。

    制作米馒头特别耗工夫,选用江南一带自产的早粳米,淘洗浸泡10小时以上,研磨成米浆。然后按比例加入老酵、白砂糖,搅拌均匀,静置发酵6小时以上,再将带气泡的米浆搅拌成黏稠状,拿出蒸笼,摆上模具,铺上纱布,米浆挨个倒进。放上蒸笼,蒸上十几分钟后,米馒头带着醇香出笼。

    在当地,还有一样美食曾风靡一时,老一辈说是泥螺。以前,农历四、五月份及下半年桂花盛开的季节,是一年中拾泥螺的最佳时间。按照时间划分,有四月半泥螺和八月桂花泥螺,其中尤以四月半泥螺最佳,肉质鲜嫩,口感松软,经腌制更是日常下饭的当家菜。

    在城镇化建设之前,昆亭海涂面积广大,泥螺产量高,很容易拾得。白天退潮时有,夜间同样有,而且夜间的泥螺质更优。也因此,村民根据涨落潮规律,晚饭后算准时间,七大姑八大姨成群结队去赶潮。每人携带四方形防风玻璃灯一盏、装泥螺用的竹篮或是木桶一只,到了目的地,脱鞋,点灯,卷裤脚,相继步入海涂。拾泥螺过程中,人不停移动,灯火随之不停闪烁,犹如夜空里的星星。满载而归的村民们会排起长队,往家的方向走去。此时,移动的灯火犹如长蛇阵一般。

    据悉,当年拾泥螺的海涂,如今已成居民住宅,昆亭泥螺也因此“销声匿迹”,但曾经拾泥螺的壮观景象依然留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