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带孩子们走出大山,她办的公益暑托班8年来从未间断……

“孩子们叫一声‘周妈妈’,我值了!”

鄞州这位教师用爱点亮“留守儿童”

周老师带学生在田间开展劳动教育。

在公益书吧,周老师带孩子们阅读。

周老师带孩子们参观红色故居。

孩子们在周老师的家里上暑托班。

    “周老师,今年的暑托班还有名额吗?给我家孩子留一个吧!”

    暑假未到,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周妙亚老师的公益暑托班已经“一位难求”。今年47岁的她,执教29年,从未离开过塘溪这片故土。

    从2014年开办首期公益暑托班开始,8年来从未间断。从丰富多彩的暑期课程到精心安排的社会实践,从荤素搭配的中餐到夏日特饮,周妙亚让这些“留守儿童”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对她来说,孩子们叫她一声“周妈妈”就足够了。她愿意倾其所有,用所有的爱温暖每个孩子。

    她带孩子们走出大山 让他们眼里有光

    周妙亚是土生土长的塘溪人,19岁那年,她在塘溪花溪小学开启了教学生涯。

    全校6个班级,她所教的班级只有11名学生,她一个人要包揽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成天围着孩子,她却乐在其中。她的家在山上,平日里她会住在学生家里。到了休息的日子,孩子们经常步行1个多小时到山上去找她。

    1996年,周妙亚调往塘溪中心小学。得知她要走,很多孩子都哭了。一直到现在,当年教的第一批孩子依旧和她保持着密切联系。工作了、结婚了、升职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他们都想和周老师分享。“周老师,这个暑假我来塘溪看您!”就在前两天,周妙亚还收到了学生发来的消息。36岁的张健曾是塘溪花溪小学的学生,整整20多年,他们从未失联。

    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周妙亚调往赤堇小学任教,这是一所只有39名学生的高山上的小学,孩子们都来自外地。

    开学第一天,周妙亚在学校门口和每个孩子热情打招呼,孩子们却丝毫没有兴奋感,一个个看起来有些木讷。“每个孩子都很沉默,不愿说话,我看不到孩童身上的天真和快乐。”这样的场景,深深刺痛了周妙亚,她下定决心改变这一切。

    从最简单的问候开始,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她带着孩子们在塘溪的名人故居当义务宣讲员;她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在华茂外国语学校体验城市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她带着孩子们坐地铁,游玩梁祝公园……

    “以前,孩子们出门都习惯躲在老师身后,那天在梁祝公园,孩子们撒野一般飞出去,我看到他们眼里有光了……”那天,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印在了周妙亚心里。

    全家总动员,她的公益暑托班办了8年

    很多人认识周妙亚老师,是从她的公益暑托班开始的。2014年无意间的一次举动,她坚持了整整8年。“只要孩子们愿意来,我就会一直办下去!”周妙亚笑着说,今年暑托班的名额已经快满了。

    当年, 她在家访中发现,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家境贫困,没有书桌,没有台灯,甚至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家长们忙于生计,孩子们则成了“留守儿童”。一个叫小帆的孩子,懂事得让周妙亚有些心疼。他一直跟随种菜的父母“混迹”大棚,甚至连睡觉也在地头的小屋里。往年暑假,他每天都在菜地里帮父母干活。

    “孩子,总要有人管、有人教、有人爱。暑假我刚好有空,想让这些孩子来我家,我来照顾他们。”2014年暑假,周妙亚的公益暑托班开始了。

    “很多家长听说有免费的暑托班,都有些不相信。我告诉他们,暑假就把孩子放在我家,他们来不及接送,我可以负责送回家。”第一年暑托班有17个孩子参加,都是周妙亚挨家挨户上门“找”来的。

    周妙亚家有两层楼,她把一楼70多平方米的空间都腾出来。丈夫成了“后勤部长”,孩子们每天享用丰盛的中餐,午休后还有绿豆汤、西米露等甜品……一期暑托班下来,孩子们都改口叫“周妈妈”了。

    公益暑托班有阅读、写字、美术课、手工课等,她还带着孩子们去健身步道游玩、在沙氏故居做义工、坐地铁游城市。2018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女儿华星辰和大学毕业的外甥女童倩都成了暑托班的得力助手,教孩子们美术和英语。

    对孩子们来说,周妙亚的家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他们温暖的家。2016年寒潮来袭,周妙亚直接把租住在山上童村的10多名孩子接回了家。

    办公益书吧,她帮孩子们圆梦

    在塘溪镇加贝公交站对面,有一个公益书吧。从绘本故事到中外经典名著,从散文小说到教辅书籍,书架上有上千册图书,这是2019年周妙亚自掏腰包办的。

    以前,她经常看到孩子们在室外等公交车,天冷的时候冻得直哆嗦。“等一趟公交车要二三十分钟,如果孩子能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书,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

    2019年,听说公交站对面的一家童装店要转租,周妙亚立马付了全年租金,公益书吧1.5万元启动资金都是她自己掏的。

    公益书吧的书架上,放着一个“心愿箱”。每年新年临近,周妙亚都会让孩子们写下新年愿望。有的孩子想要一件心仪的玩具,有的孩子想要一个崭新的篮球,更多的孩子只是写下了“我想要一套书”的简单愿望。

    “很多孩子写的心愿是‘我想要一套四大名著’,对城里的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梦想。那一年,我买了很多套四大名著,让孩子们借阅。”

    “心愿箱”里藏着很多小秘密,孩子们可以随时写下自己的小心愿,周老师就是他们的圆梦大使。小到一件毛绒玩具大到一辆自行车,孩子们的每个心愿,她都会帮他们实现。

    慢慢地,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爱心行动。其中有一位在南部商务区工作的沙小姐,每年“六一”都会给周妙亚寄来几条连衣裙,送给有需要的女孩。原来,沙小姐家境贫寒,很多年前,她曾经收到过周老师送的黄色公主裙,现在她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为孩子们圆梦,建公益书吧,办公益暑托班……周妙亚做的这些事,早已超出了一个老师的职责。她说,孩子们叫她一声“周妈妈”,她就要用所有的爱温暖他们。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郑煊洋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