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白水 宁波浙海关迁址到江北岸后,就在那里——即现在的中马路一带,建造了一批办公和生活用房,其中有浙海关高级帮办的办公室和住宅楼、浙海关总关办公楼、浙海关税务司公馆、浙海关税务司等。这些青一色的西式楼房,到现在大多都已淹没于历史沧海之中,只有浙海关税务司那幢楼还依然存在。 浙海关税务司位于现在中马路542号,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幢坐西朝东、面向甬江、三层加阁楼、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洋房。四周外墙由青砖叠筑,水泥嵌缝,各层腰线、门窗楣额、柱子柱头,均砌红砖点缀装饰,色彩对比极富美感。各个立面各有特色,东面为六根立柱的柱廊;南面前部为三根立柱的柱廊,与东面角柱相接,后部开窗透光;西面建有混凝土楼梯,与二三层相通。坡屋顶硬山式盖方瓦,并建有两个天窗和两根通室内壁炉的烟囱,充分利用了室外空间。室内装饰考究精致,地板均为三厘米厚的洋松,起槽错缝拼接;顶墙用编条夹泥,石膏装饰,四周镶有多层线脚,中间多圈圆形纹饰;立体门套窗套,配有实木弹子门、分格玻璃窗门及百页窗门;每个房厅均设壁炉壁柜;各层楼梯木质盘形,并配有宝瓶式扶手栏杆。 这幢建筑面积为一千零六十七点八平方米的税务司楼,是宁波浙海关办公和管理用房之一。一层东面设正房三间,曾作为海关验货员办事处、港务课、检查课办公室;西南侧一大间为储藏室;西北侧为其它管理用房;南侧一大间为通向二层的楼梯间。二层三层,曾为浙海关检察长等官员住宅,房间分割与一层差不多。四层为阁楼,有简易房八间。现在,整幢房子已列入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变化。就其进出港口的船只来说,其变化尤为明显直观,轮船数量超过了帆船数量。据同治十二年(1873)统计,进港的轮船为五百七十艘,帆船为三百七十六艘,轮船占百分之六十点二之多。轮船的航速普遍超过帆船的航速,以蒸汽机为动力,替代了自然风力,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航速。轮船的吨位普遍超过帆船的吨位,两者的运量比至少是十比一的关系。以轮船为主的外国船只数量,明显超过以帆船为主的中国船只,中国船只最多时也只占三分之一。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两个转变,即宁波港已由过去停靠本国帆船为主转变成停靠外国轮船为主,宁波浙海关由过去主要管理本国船只为主转变为管理外国船只为主。这些也无疑会改变宁波浙海关和宁波港的设施建设和管理形式。 那时进出宁波港的船只,大多数停舶于三江口至现在的下白沙那一带,在那里建起了一系列大小不一、中外均有的船舶码头。其中,美商旗昌洋行码头、英商太古公司码头和中国轮船招商局码头,是最著名的三家轮船码头。 旗昌洋行是19世纪远东最著名美资公司,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创办于中国广州,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外祖父,曾为旗昌洋行的高级合伙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旗昌洋行将总部迁往上海外滩9号,扩大生丝和茶叶等经营规模。同治元年(1862),旗昌洋行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旗昌轮船公司,开始霸占中国的航运业,先后开辟和建造了上海、天津、汉口及沿江沿海等航线和码头。在同治六年(1867),旗昌轮船公司开始在宁波江北岸建造船式浮码头,并开通了定班货轮,使船只进港缷货停留时间不超过三十六小时。 英商太古洋行,自嘉庆二十一年(1816)在英国利物浦创立后,其贸易业务迅速向海外扩展。咸丰十一年(1861),太古洋行开始在中国经营生丝和茶叶贸易,获利颇丰。于同治六年(1867)在上海设立贸易办事处,开始定点营业,不久便发展成为英国在中国最著名的商贸机构之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仅次于同为英商的怡和洋行。同治十一年(1872),太古洋行在英国集资三十六万英镑后,即在上海设立太古轮船公司,大有垄断中国海河航运业务的架势,成为与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并驾齐驱的著名航运公司。在光绪三年,太古轮船公司在宁波江北岸建造了太古码头。 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是由洋务派代表李鸿章(1823-1901),招集商股银七十三万多两和各海关拨官银一百九十多万两作为资本,于同治十二年(1873)正式成立于上海,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招商局实际上是属于官商合办性质的,因而资本实力相当浓厚,发展壮大十分迅速,很快在烟台、牛庄、汉口、天津、福州、广州、宁波、香港、横滨、神户、吕宋等地设立分局,成为清末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轮船航运企业。招商局的宁波分局,又于同治十三年在江北岸,筑成栈桥式、铁木结构的船码头,取名为江天码头。 这三家当时在中国最强大的轮船航运企业,在包括宁波在内的全国航运业中展开了十分激烈的竞争,竞争手段十分卑劣,以致丑闻不断。 据清朝甬城著名藏书家徐时栋(1814—1873),在其《烟屿楼笔记》卷一中记载,在道光六年(1826)九月,其父徐桂林于蛟门外夏太婆礁建航标,是大木柱,系以铜铃。这可能是宁波港在甬江镇海出海口建立的最早的航标及其最早的记载。三十多年后,随着船多船大和船快,客观上对宁波港的助航设施及航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同治四年(1865),清政府的海关署和宁绍台道分别在甬江镇海出海口的虎蹲山和七里屿两岛,同时修建了两座灯塔,又在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对该两座重要灯塔进行了升级改造。 虎蹲山位于镇海东面的甬江出海口,距小招宝山嘴一公里,海拔三十八点五米,形如虎蹲而得名。初建时的虎蹲山灯塔比较原始,以普通油灯放于玻璃窗内,用铜锣报雾。升级改造后的虎蹲山灯塔,初显近代化。砖砌了一座高为五点一八米红白相间的八角形塔楼,换上透镜六级的照明器,发出的固定红光,能照到海平面上四十五点一米, 在无云天气能见度远达到五海里,还将原来的报雾铜锣更换成了报雾钟。这座灯塔,后来经过了多次修理和完善,一直承担着保驾护航的重任。在1974年宁波港扩建时,将招宝山—虎蹲山—游山一线,填海造陆建设成宁波港镇海港区,虎蹲山即被平毁,灯塔随废。 七里屿俗呼七里峙,位于甬江镇海出海口外的大海上的海岛,距镇海港区外游山东北两千六百米。该岛屿长两千九百米、宽一百二十米、高三十三点六米。初建时的七里屿灯塔,与虎蹲山灯塔一样,也比较原始。升级改造时,建起了一座五点一八米高的砖木结构的白色塔楼。在同年五月二十七日,换上了光强五级、发出白色固定光的塔灯,光照海平面三十七点五米,无云天气能见度远达九海里;在五月二十九日,又新置每分钟四响的机械报雾钟一台。在同治十二年(1873),又购置了二百五十公斤重的船用雾钟一具,但是,“唯使用来,效果欠佳”。于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置为明灭相间镜机,烛力由一百三十支增加至两百支,提高了光强和分辨率。七里屿灯塔后经多次改造完善,至今已成甬江镇海口外唯一的一座灯塔,依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七里屿独峙在苍茫大海的惊涛拍岸之中,也是个难得的海山观光胜地。 宁波浙海关也建起了船只进出港的领航制度。可是这个领航制度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却成了套在宁波浙海关头上的又一条殖民性的枷锁。当时,西方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所谓浙海关《宁波口引水专章》十五款。根据这个专章规定,宁波浙海关税务司的外国人把持了宁波港口引水员的选拔权,于是担任宁波港口的引水员就成了外国人的一统天下。由外国人来担任宁波浙海关的引水员,这不但丧失了宁波浙海关的主权,更使清政府丧失了对本国领海领土行使的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