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高塘分院,当地渔民接受眼部检查。 |
本报讯(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陈怡 李方芳 文/摄) 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由宁波市眼科医院成功研发的集自动检查与分析为一体的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于6月5日首发,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开创了基于“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实体医疗”的新三级眼科诊疗模式。 在正式首发前,这台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已经尝试为患者服务。5月20日,宁波市眼科医院光明服务队走进龙观乡李岙村开展眼底疾病筛查。该村洪苏娣大娘经过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的诊断,显示为重度白内障。“难怪这几年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洪大娘回家和儿子商量后,决定尽快到眼科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后经该院白内障专家仔细检查,洪大娘确实患有重度白内障,与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的筛查结果一致。5月28日,洪大娘顺利接受了白内障手术。 传统的眼科三级诊疗模式是眼病人群先在一级医院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地方就诊,如果一级医院不能进行诊治的,就转诊至二级医院,二级医院不能诊治的再转诊至三级医院。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一级医院没有眼科医生,二级医院眼科诊疗水平有限,大多数眼病人群都选择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导致了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一二级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不少眼病患者未能被及时发现和诊治,往往等到眼病晚期才到大医院就诊,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 为此,宁波市眼科医院院长陈蔚教授和博士后李中文组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探索,研发了可满足新三级诊疗的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新三级的诊疗模式,第一级是基于智能眼科医师机器人,实现常见眼病的自动筛查,将阳性患者通过互联网自动转诊至线上眼科医院;第二级是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将一级筛查发现的阳性患者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进行眼病的问诊,对非首诊病患可线上完成诊疗的,医生开具治疗方案,并通过物流将药物配送到家;第三级是线下眼科医院诊疗,即对于无法通过线上方式解决的眼病,将患者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自动与线下眼科医院对接,预约就诊的时间及科室,然后进一步实施线下眼病诊疗。 宁波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翁红飞说,新三级眼科诊疗模式已正式投入使用,能为社区居民、高校学生、体检中心、乡镇基层医疗机构、海岛边疆提供及时有效的眼科筛查诊疗服务,尽可能使每位眼病患者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力争实现全民眼健康这一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