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1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解考生家长焦虑,请多些“免费志愿指导”

    郭元鹏

    高考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填报志愿。面对国内2000多所高校,纷繁复杂的专业设置,眼花缭乱的录取细则,不少人感到束手无策。为助力宁波高考考生填报志愿,6月11日,宁波市教育局在“宁波学生成长服务指导平台”推出公益性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免费供宁波考生参考使用。

    6月14日《宁波晚报》

    “宁波学生成长服务指导平台”,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平台,不仅不需要花一分钱,而且参考价值高,指导水平高。考生只需要通过电脑端登录输入姓名、选考科目成绩及成绩位次,并填写自己的报考意向等信息,系统就会根据个性化需求自动推荐适合选择的志愿参考表,免费供宁波考生参考使用。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考生和家长就进入了一个“焦虑时期”。由于信息不对等、知识不对等,面对高考志愿的填报,他们往往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也往往会是“病急乱投医”,给“涉高考骗局”留下了空间。还有一些社会机构看到了“商机”,推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有的收费还很高,动不动就是数千元钱。暂且不说社会上这些所谓的高考志愿指导,有没有指导的价值,单单是高额的收费,就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何况一些打着“不让你浪费一分”旗号的社会性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还很容易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误导,害了考生,最终导致考生上不了理想的大学,甚至会因为误导而导致“无学可上”的悲催。

    治理社会性质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乱象,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主动作为,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多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考生和家长搞好公益性的服务。“宁波学生成长服务指导平台”就是不错的服务模式。从理论上来说,教育部门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最为清楚,而且掌握的信息更为详细,最大的好处是教育部门有不少专业人士多年参与考生的投档和招录工作,什么地方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注意什么事项,了解得更清楚,真正能给考生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正确的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是个技术活,即便家长和考生再仔细的研究,再详细的计算,也难免因为“是个门外汉”而影响了志愿填报的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专业性的指导。我们的教育部门不妨多参与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服务,要搭建好“网络指导平台”,还应该组织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通过直播平台把“志愿指导”的事情搞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