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艺术普及,宁波为何走在全国前列?

解码宁波“一人一艺”助力精神共富模式

“一人一艺”社会联盟机构,给更多孩子带来专业艺术培训。

每年举行的阿拉音乐节,已经成为宁波城市音乐品牌。

    精神富有,如何进一步文化先行?“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建设怎样注入强大文化力量?6月29日上午,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推进会在宁波召开,全省各市、区(县、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及各地群众文艺骨干齐聚甬城,共同解析全民艺术普及的“宁波模式”,探索浙江全民艺术普及未来发展路径。

    “2016年,我市下发《关于‘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通过六年的探索实践,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体系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全民艺术普及宁波模式。”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詹荣胜表示,这些年来,宁波市文广旅游局紧紧围绕“实施意见”开展相关工作,今年又启动了“一人一艺”新空间创建工作,探索群众自洽式的艺术普及新路径,高质量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通过全市文艺骨干的共同努力,国内首个“全民艺术普及示范推广中心”的牌子在宁波被擦得越发闪亮……

    宁波模式的全民艺术普及将升级创新

    “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一人”是指每一位宁波市民,“一艺”是指用5年时间,让全市80%的市民至少能认知或掌握一门艺术,大量的文化艺术服务因此来到老百姓身边。宁波提前一年完成任务——2020年,经过第三方测评,全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达到82.93%。

    这几年,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宁波,各类品牌文艺活动琳琅满目又各有特色,总有吸引自己的一项。

    “这些年来,‘一人一艺’通过实施展览进场站、歌声进家庭、舞蹈进商圈、文艺进客厅等‘十进’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受众覆盖面,提升了艺术普及率,让文化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宁波市文化馆副馆长孔燕介绍,全市各区(县、市)联动,全民K歌大赛、朗读大赛、舞王大赛、戏曲大赛、摄影大赛等品牌栏目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艺术舞台。

    2020年至今,为了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市文化馆将原来的线下活动转移到了线上。“疫情之下,更能感受到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孔燕介绍,为了更大限度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市文化馆推出了很多文艺演出直播、线上教学培训、音乐会等,收到的反馈也非常好,“很多时候,一场活动有几万人在观看”。

    “一人一艺”助力“双减”政策,也是一个热点话题。孔燕表示,今年市文化馆为宁波的艺术培训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与支持。从今年5月份至年底,全民艺术普及青年少活动,将联手各大培训机构,举办声乐比赛、舞蹈比赛、街舞比赛、器乐大赛等,年底再举办一个青少年集中才艺展示。

    今年,数字化改革是全省文旅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孔燕透露,今年计划推出覆盖整个宁波的文化馆、社会联盟机构场馆使用的应用场景。“老百姓可以通过这些应用,免费借用这些场所。”孔燕说,市民通过线上预约,获取一个密码后,就可以走进文化馆专业的舞蹈室、琴房、多功能教室、声乐排练室、书画教室。通过预约情况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哪类文艺项目最受欢迎,再增设这类艺术的普及工作,完成数据支持的普及闭环。

    据介绍,今年全市计划推出10多个场馆作为试点,供大家免费借用。

    目前,宁波“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已形成政府部门主导、跨部门协作,社会多元参与的格局。

    在6月29日举行的2022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推进会上,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詹荣胜分享了宁波深入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的经验和成效。他表示,把“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是宁波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的一大创新举措。

    “我们率先构建了全民艺术普及‘4+2’内容体系,这一体系也填补了国内空白。”詹荣胜表示,宁波还率先制定了全民艺术普及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全民艺术普及的有序开展。

    詹荣胜说,六年来,群众能参加的普及项目越来越多,培训、讲座、活动、赛事活跃在城市每个角落;群众的选择越来越多,书法、戏曲、非遗、生活美学涵盖了数十个艺术门类;参加的人群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界,从孩童到老人,从工人到外国友人;覆盖的层面越来越广,艺术普及走进场站、走进企业、走进校园,由城市到乡村,由山区到海岛,遍及全市。

    “全民艺术普及也实现了市民艺术修养的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在推进群众精神富有,助力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充分彰显着文化力量。”詹荣胜说。

    “‘一人一艺’,不是说把每一个老百姓培养成书画家、演奏家、歌唱家,而是让大家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在这个基础上有那么一样两样的兴趣爱好乃至特长。”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李国新曾表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全国目前做得最好的就是宁波,而且宁波的每个区(县、市)都有自己的亮点,比如余姚注重历史文化,海曙艺术展览很有特色,宁海则坚持把乡村艺术做成了“金名片”,这些都为全国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宁波的文艺创作聚焦百姓生活,观众喜闻乐见

    高质量群众文艺作品创排、巡演,是宁波全民艺术普及程度的一个注脚。

    上个月,2022年浙江省“群星奖”获奖名单公布,宁波6件佳作位列其中,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全部四大艺术门类,获奖数量及覆盖门类均为全省第一。

    “这一件件获奖作品背后,正是宁波全民艺术普及多年积累的成果。”宁波市文化馆表演艺术中心主任范翱鹰从事文艺创作工作近30年,见证了宁波全民艺术普及之路。

    宁波文艺普及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艺术创作的土壤也相当肥沃。近年来,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很重视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工作。2021年起,我市将原每三年一届的全市音乐舞蹈节、戏剧小品小戏曲艺汇演,改为一年一届的原创音乐舞蹈大赛、原创戏剧小品大赛、原创小戏曲艺大赛,其中戏剧小品大赛和小戏曲艺大赛轮流举办。赛制改革加大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动力,也为宁波培养了一批青年专业人才。一年一赛,节奏更快,作品积累更为丰富,通过不断打磨,精品迭出。

    “有情感有时代感的作品永远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范翱鹰说,近10年来,宁波所有的“群星奖”作品陆续走进乡村、街道和社区,高质量的节目在不同的舞台上,激发出百姓追求高水平文艺作品的新期待。

    “全民艺术的普及需要优良的文艺作品,而作品的生产则需要优质的人才队伍。”海曙区文化馆馆长毕小龙表示,近两年来,海曙区文艺骨干创排的多件作品在全国频繁“出圈”,专业队伍建设、人才库的设置,为打造文艺精品节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与此同时,他们纷纷开设书法、摄影、唱歌、文化讲座……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中,发挥出重要力量。

    “全民艺术的普及工作要因地而异,在汲取本地久远历史文化‘养分’的同时,更要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毕小龙表示,当代文艺作品的内容要与时代和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

    前些天,北仑区小浃江中学“文化加油站”揭牌,这是北仑首个专门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化加油站”。

    “文化加油站”是北仑区于2013年结合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打造的一项数字化服务品牌项目,由北仑区文化馆牵头,各街道文化站参与,社区、村、企业、学校等联动,整合优化全区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队伍等资源,借助互联网,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1+N”服务架构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化身“文化商品”,送到群众身边。

    通过“文化加油站”,北仑居民可以以“菜单”预约形式免费体验培训、讲座、展览、演出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不乏名师名家进行面对面授课。比如,浙江省文化馆理论调研信息首席专家王全吉曾做客九峰山社区文化礼堂,带来《农村文化礼堂品牌建设》的专题讲座。

    除了惠及本地居民,“文化加油站”还为新宁波人快速融入本地生活起到了“加速剂”的作用。老家甘肃酒泉的赵洁,毕业于宁波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来宁波念书前,她从未离开过家乡,大学四年让她爱上了宁波。学生时代,她就积极参与北仑区文化馆举办的歌唱比赛,毕业后,不仅留在了北仑,还成为了北仑区文化馆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干部,并担任“文化加油站”音乐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北仑新碶街道玉兰社区成立了一支老年艺术团,全团人数80余人,都是退休老人,他们先后排练了多个拿手节目,还参加了文艺演出。

    赵洁说,通过“文化加油站”这一平台,她很快融入了宁波,作为一名新宁波人,她在第二故乡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如今,北仑区拥有基层草根文艺团队600多支,业余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1万余名。

    宁波文艺大咖眼中的全民艺术普及

    昨天,“一人一艺”宁波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宣传片上线,引发了甬城文艺爱好者追捧和转发。

    陈民宪、傅丹、王锦文、林绍灵、朱宁、戚颢、胡朝霞、李皓、陈行国等9位宁波文艺界大咖担纲“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向大众分享自己的艺术人生,鼓舞大家勇于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

    在这些大咖眼中,“一人一艺”的价值在哪?全民艺术普及给普通百姓留下了什么呢?

    “宁波这些年所推的‘一人一艺’,就是全民艺术普及的过程。”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民宪一直身处宁波文艺一线,他表示,一个人有了艺术的感觉,有了艺术的技能,相信他的人格会更完善。实际上全民艺术普及就是对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它是一个国民艺术的普及,每个人心智自由发展最高的阶段,就是懂艺术。”

    “我觉得艺术都是相通的,你要觉得艺术给你带来快乐,你肯定就会做好这门艺术。”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傅丹说,从事艺术工作是要坚持的,需要很多年才能感悟出来,“回过头来看,任何事情都不是事情。”

    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锦文认为,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追求,更要精神层面的需求,“一人一艺”给了大家精神上的富有。“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我们要生活,生活和活着是两个概念。”她说,一个人如果有一门艺术技能,那就是生活了。“我们要很好的生活,而且要高层次的生活。要物质富有,精神富裕。”

    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林绍灵分享说,人对精神的向往是什么?一人一艺提出来的就是这个概念,希望大家都成为艺术家,有艺术的才情,当你进入到这种新的境界,自己真喜欢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美,内心非常平和,“这种享受是人的高级阶段的一种生命体验。”

    “我觉得‘一人一艺’最需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接地气,二是架天梯。”浙江省书法研究会副主席胡朝霞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先把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给普及好了,“我们要走出书斋,为时代书写,为人民书写,这种情怀是一定要有的。“因为有了这种情怀,你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据了解,接下来9位推广人将通过讲座、辅导、带队等方式向相关专业领域推介宁波的艺普成果与人才,致力于推动宁波的全民艺术普及走向更高水平。

    记者 施代伟 朱立奇

    通讯员 陈敏健 刘金玲 乐丹妮

    

    延伸阅读

    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在宁波盛大启幕

    千余项活动带你玩转5个月

    甬剧、越剧、台州乱弹、绍剧、 瓯剧等10多个剧种同台汇演,台下观众大饱眼福。6月28日晚,“喜迎二十大·同走共富路”浙江省戏曲大联展暨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季开幕式在鄞州区文化艺术中心启动。据了解,从今年起,今后每年浙江都会举办全民艺术节活动,每年的7月则定为浙江的全民艺术普及月。

    据了解,首届浙江全民艺术节在宁波开幕后,接下来的7月到11月,全省上下将安排1110场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其中,宁波将推出文艺赛事、展演展示活动58项,公益培训(讲座)45项,主要活动包括“一人一艺”年度盛典、温故非遗展演、“薪火计划”等重磅内容。

    记者 施代伟 通讯员 陈敏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