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柱良(中)在调解企业方和职工方的矛盾。 通讯员供图 |
 |
陈柱良在企业发放权益保障宣传册。通讯员供图 |
“走,我们找阿良评理去。”在余姚市马渚镇的企业中,有一个无人不知的劳动关系调解处——“阿良调解工作室”,是当地企业职工遇到劳动争议纠纷时的去处。 7月6日,由余姚市总工会承担,以马渚镇总工会“阿良调解工作室”为主要试点单位的“余姚工会劳动关系调解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评估验收,试点考核结果为优秀。 这是宁波市工会首个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的项目,也意味着,“阿良调解工作室”的劳动关系调解经验模式将在全国“复刻”。 从业余调解员到专职工会干部,他是企业家和务工者的“知心人” “阿良调解工作室”是马渚镇总工会以具体从事调解工作的陈柱良名字命名的一家职工维权服务站,成立于2008年。 陈柱良是地道的马渚人。他当过兵,有着军人的刚毅和执着;做过企业的管理者,熟悉企业的管理工作;干过治安管理工作,处理过许许多多的纠纷事件。他了解企业家的烦恼,也深知务工者的无助。 从1995年开始,陈柱良干起了业余调解工作,当时他所服务的企业发生了一起劳资纠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陈柱良便主动请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劳资双方都认为难以解决的纠纷,竟被他的热心和公正给化解了。 2009年初,马渚镇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陈柱良被聘为镇专职工会干部,担纲起全镇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从业余转为专职,陈柱良更加刻苦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到企业了解情况,掌握劳动关系动态,恶补工商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把大家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向专业人士请教,听懂了再去解释给纠纷当事方听。 就在他就职专职调解干部不久,镇劳动监察等部门正为一件久拖不决的案件而犯愁:马渚镇4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因严重污染被责令关停歇业,企业职工下岗。陈柱良主动把这个案子接了过来。他代表工会召开座谈会,听取职工和厂方的意见,避免事态激化。仔细研究了个中原由,约谈、沟通、反复协调,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进行调解,历时半年,先后调解了20多次,用陈柱良的话来说是“使出了洪荒之力”,终于让劳资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此后,企业如有纠纷,不论是企业主还是职工,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镇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求助,陈柱良也不遗余力地进行调解。 劳动纠纷连年下降,“阿良四十字调解法”矛盾预警显成效 除了忙于调解全镇的劳动争议案件外,他还忙于建立全镇的预防、预警、调解组织网络,“传帮带”组建起全镇的“协调员、预警员、调解员”队伍,现在全镇有96名调解员。 2012年初,镇内一企业连续两年职工工伤事故不断,年发案近百起。针对这家企业的问题,陈柱良驻厂两周,与企业一起会诊找病根,商讨整改方案,全员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制定落实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流程、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职安管员配备等方案,一项项抓落实,迅速抑制了工伤事故多发的势头,当年的工伤事故降到了8起。 截至目前,余姚市马渚镇总工会“阿良调解工作室”共调解了各类争议案件近2000件,案值近6192万元,维护了3000余名职工的应得利益。调处成功率达100%,且无一起反悔。近年来,马渚镇劳资纠纷等争议案件由原来的每年300余件下降到60余件。 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陈柱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归纳、提炼出了“阿良四十字调解法”:提前介入、建立信任、正面激励、借力借势、换位思考、单独调处、趁热打铁、冷却处理、案例提示、情法兼融。“这套工作法,将工作重心逐渐从事后调解向事前预警延伸,这也使劳动争议调解比以往简单、顺畅多了。”陈柱良说。 今年60岁的陈柱良已到了退休年龄,不过退休不退岗,他将在调解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只要企业、职工有需要,我都会出现在调解现场。”这是陈柱良作为浙江省一级人民调解员、“浙江省劳动模范”的坚定承诺。 民间调解组织“百花齐放”,“余姚调解经验”推向全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几年,马渚镇先后成立了“阿良调解工作室”、“杨大姐”调解工作室、“德孝”调解工作室、驻美妆小微企业园“新余姚人”调解工作室等一系列品牌调解工作室,进村入企为群众化解纠纷。 “这些来自基层的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剪影,折射的是马渚司法所深耕基层结出的累累硕果。”马渚镇矛调中心主任谢斌说,有了这些乡土明星调解员对矛盾纠纷进行及时调解,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村委会”的良好局面,促进了乡风文明,让村民的生活更和谐。同时,在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实现了“金牌式”创新与发展。 2020年9月,余姚市总工会在浙江省、宁波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省级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余姚工会劳动关系调解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我们大胆探索标准化与余姚模式的深度整合,实现工会劳动关系调解工作流程优化、内容简化和形式固化,为全省乃至全国完善工会调解体系和调解能力提供余姚样板。”余姚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7月6日,按照国家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的相关要求,专家组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资料验收等形式,对试点项目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逐项打分,最终高分通过评估验收。“这也意味着以‘阿良工作法’为代表的调解经验和做法将走向全国。”宁波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