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叫停10万只萤火虫放飞”

看网友生态意识

    郭元鹏

    “10万只萤火虫放飞,星空光影秀……震撼来袭!”“它们中,有些来自数千里外的西双版纳……”近日,在不少网络平台流传的这则活动消息引起不少网友围观。记者注意到,该活动举办地为宁波一景区。目前这项活动已经被叫停。

    7月11日《宁波晚报》

    从网络上流传出的放飞消息,不难看出,这就是商家精细打造的一场“浪漫之约”。而这场“浪漫之约”为的就是商业利益。让我们感动的是,面对“萤火虫的浪漫”,市民并非“奔走相告的惊喜”,而是“生态保护的反思”:有市民留言,本人拒绝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的浪漫不能建立在生物的痛苦之上;有市民吐槽,这是一场“不科学、不合理、不美观的活动”,建议大家拒绝参与;还有市民则坚决要求有关部门取消“浪漫之约”。

    让我们欣慰的是,在市民的强烈反对中,这场“伤害的浪漫”被叫停了,市民们用“正义的声音”维护了“生态的和谐”,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这是一种人与生物的爱恋。这说明爱护自然、爱护生物、和谐共生的意识已在人们心间扎根。

    虽然“放飞10万只萤火虫”的活动被叫停了,但是留给人们的反思还是需要继续的。类似的“放飞萤火虫”的活动以往很多地方都搞过,悲惨的是,萤火虫放飞之后的场景并非是“诗情画意的美”而是“泪眼迷离的伤”,活动举办之后的现场是“尸横遍野”,对萤火虫而言,放飞即是“放死”。因为,对于萤火虫而言,它们的生存条件也是十分苛刻的。不管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它们终究是个生命体,人类不能为了“自己的浪漫”而忽视了其他的生命。

    单就宁波的这起事件而言,还牵涉到了虚假宣传的性质。例如,在事情引发市民反感之后,活动主办方表示:萤火虫并非是从西双版纳野外捕获的,而是人工养殖的,这不就是虚假宣传吗?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则是:此类活动在全国来说,已经被叫停过多次,商家何以还是如此任性?

    萤火虫是农业益虫,应该被保护性利用,而非无节制地商用。从“放飞10万只萤火虫”后被市民吐槽,再到倒逼叫停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家共同建立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情怀。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自豪的。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