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东竹乡”棠岙村

穿村而过的溪水。

“纸说非遗”馆。

村口的文明桥。

清澈的溪水。

棠云茶亭。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历史悠久。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古法造纸技艺渐行渐远,不为人知。

    不过,在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棠岙村,至今还保留着手工造纸技艺。棠岙村手工造纸是浙江省“非遗”项目,天一阁、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等机构还定期向棠岙村里的作坊订购纸张,用作古籍修复。

    这个与造纸术有关的千年古村长什么样子?村民是怎样古法造纸的?记者来到棠岙村一探究竟。

    记者 鲁威 文/摄

    泉溪与古廊桥

    记者驱车进入萧王庙街道后,沿着棠溪前行,途经云溪村、云集村就来到了目的地棠岙村。

    棠岙村位于奉化区大雷山的北麓,村里的房屋沿着峡谷底部的溪流而建。村子由许家村、西江村、东江村、溪下村四个自然村组成。

    村民以江姓和袁氏为主。棠岙村古称连山,唐光启二年,江姓先民自诸暨漾沙坑移居棠溪,至今已有千年。

    两条溪流穿村而过,合二为一,将村子分成了三部分。东边一水从黄甘岭而来,临水而居者为东江村。西边一水从马龙坑而来,临水而居者为西江村。两条溪流合并后成为泉溪,临水而居者为溪下村。

    在村口下车,便可看到村里溪水清澈,古树掩映,处处可见棠岙作为千年古村的印记。

    潺潺泉溪水,悠悠古廊桥。村口有座文明桥,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以前,外地进棠岙必经此桥,曾为交通要道。桥体属于木结构、廊屋式平桥。桥下有两孔,桥身长20.4米、宽5.6米。桥墩下部用块石砌筑,宽实厚重,迎水面成分水尖形,以削减汛期山洪冲击力;背水面成方形,以增强坚固性。桥墩上部分4层纵横叠架原木,下短上长东西纵向悬臂伸出承接木梁,此种形制在宁波现存木梁廊桥中仅此一例。

    棠岙村一带还有数座古廊桥,沿云溪自许家山村而下,依次有许家山的崇安廊桥、袁家岙廊桥、东江的联芳廊桥、溪下街的下庙廊桥,堪称宁波古廊桥的集合地。

    除了古桥,村里还有古庙、古树和古茶亭。棠岙村古宅纵横,龙溪庙、世宪堂、燕翼堂、文昌阁、三坑殿、宜晚堂等古建筑,依旧保持着较好的原貌。

    棠岙村村口还有座棠云茶亭。茶亭创建于何时已无据可查,据村民介绍,这个茶亭最初设在村里下

    龙溪庙,是由热心人设的临时茶摊,供行人喝水歇脚。后由村民袁如方等多人义务管理,并移建文明桥的桥头。1974年,上海退休工人江寿林和棠云车站站长柳慈康筹资在文明桥旁建了两间小房子,购置了烧茶工具,正式办起了棠云茶亭,免费为路人供应凉茶。几十年来,近百位古稀以上老人志愿报名,起早摸黑烧凉茶,为过路行人提供免费茶水。

    “浙东竹乡”和古法造纸

    奉化多竹,辖区内所有镇街道的山上都有毛竹。尤其是溪口镇、大堰镇、尚田街道和萧王庙街道,那里群山连绵,层峦叠嶂,是竹子的海洋。

    其中,萧王庙街道的棠岙村素有浙东竹乡之称。每年春季,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收笋的商贩。村民还会自制特产——奉化油焖笋。

    进入棠岙村后,便进入了竹的世界。记者看到溪流两岸群峰对峙,竹海荡漾。这里的毛竹以粗大著称,村民称其为大毛筒。大毛筒做成的扳罾曾是沿海一带渔船捕捞作业的必备工具之一。棠岙村以及周边村子的村民都会劈篾丝,专供奉化以及舟山等地的渔场。

    当地的竹器、竹工艺品更是名目繁多,如竹篮、竹篰、笤帚、簸箕等,畅销附近区县。棠岙的竹编工艺厂,产品曾经远销五大洲,如今不少村民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手艺。村里正在兴建竹编艺术馆,届时游客来此,可以看竹编展览、体验竹编制作。这些浪漫而又寂寞的祖传手艺,在这群坚守的匠人手里,终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棠岙村村民利用毛竹造纸,更是难得一见的传统工艺。棠岙村曾是商贸古道必经之地,产自这里的棠岙竹纸随着往来的客商走出这个小小的山岙,有的甚至成为贡品进入皇宫。

    《奉化县图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奉化上贡朝廷日历黄纸二千七百五十张、白纸七万一千张。”又据《奉化市志》记载,棠溪竹纸最早记于史书的时间为明正德九年,距今已500余年。

    从新鲜竹子开始,需要经过多次循环打磨、过滤,才能将纸浆烘干成纸,一共需72道工序。此法造出的纸张,比宣纸保色更持久,能保持两三百年不变色,且韧性更佳,不易破,所以适合用于古籍修复。

    目前,棠岙纸是宁波天一阁藏书馆记录与修复古籍专用纸,也专供给全国各地古籍修复机构使用。2015年,棠岙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宁波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又被列入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月初,位于棠岙村古法造纸工厂旁的棠岙古法造纸文化中心“纸说非遗”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该馆以古法造纸技艺为展览核心,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棠岙造纸技艺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同时馆内还融入体验环节,让游客在操作中更直观地了解纸的制作过程,丰富和传承“棠岙纸”这一省级非遗的文化内涵。

    漫步村中,可以看到历史久远的石板、条石以及石鼓。棠岙村不仅年代久远,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地充分挖掘利用峡谷内的山水资源,打造了一个高规格的写生创作基地——艺术棠溪谷。不少艺术家、高校师生纷纷慕名来到这里创作作品。

    在创作基地的带动下,棠岙村文化礼堂还开展一系列艺术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感受古村韵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