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宗祠里的布置 |
|
宗祠仅存的对越楼 |
炎炎夏日,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笔下的“花之君子”莲花盛开的季节。他在《爱莲说》中盛赞:“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在今天的余姚泗门镇水阁周村,这个周敦颐后裔迁居于此上千年、拥有16处古建筑的小村庄,还流传着当地父母官为纪念周敦颐将海塘命名为“莲花塘”的故事,后裔修订的宗规仍沿袭着他以“诚”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留下了许多佳话。 近日,记者走进水阁周村探寻历史记忆,感受到了一股清流。 □记 者 张晓曦 通讯员 周勇康 马琳萍 水阁周的由来 水阁周村位于泗门镇东北侧,东邻朗霞街道,北界小曹娥镇。早在秦代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岸线远在大湖门山和朗霞天华村禾山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大湖门山北麓逐渐淤涨,海岸线北延,东蒲一带平原才有人定居。其后至隋唐时,淤涨继续后延,积沙增多,海岸线渐退,固定于今大古塘一带,前来居住的人口渐多。为防潮汐入侵,沿海百姓自东由西自发修筑土堤,因其随地形上下散漫不一而称“散塘”。散塘全长15公里,穿越水阁周境内约2.5公里。 北宋庆历七年(1047),县令谢景初开始修筑自上林到云柯(即今低塘街道洋山)段土堤9公里,史称“余姚东部海塘”。南宋庆元二年(1196),县令施宿加筑云柯至兰风(黄家埠)段于当时的散塘北侧,西接上虞县境。 而当时的周氏在余姚有周从远和周瑞两大支系,先祖皆居于东都洛阳,后迁徙至汝南,故同称“汝南周”。周从远为宋初人,官任马步指挥使,周敦颐乃其曾孙。南宋淳熙初年(1174),周敦颐六世孙周伯雨从余姚丰山迁至姚北汝仇里叶郎桥之右,史称“开元周氏”。当时此处南环汝水,北依海塘,河道纵横,清水潆回。周氏族人们曾搭建阁楼于水道之上,炊烟环绕,鸟语花香,加之姓周,“水阁周”的地名因此而得。 风雨逾千年 由于施宿所筑全是土塘,经常溃决冲毁塘南房屋田舍,乡民依然吃尽海苦。 自元顺帝登基后,余姚州判叶恒奉檄修治全县海塘。叶恒率民众改土塘为石堤,底宽30米、高5米,东连慈溪,西接上虞,全长70公里。历经6年,到至正元年(1341)竣工。从此,姚北人民再无海患之苦。叶恒筑塘驻地在水阁周,住周氏望族之家。出于对周氏先祖周敦颐爱莲之高尚人品的仰慕,叶恒遂将新修的海塘统一命名为“莲花塘”(后统称为大古塘)。 自此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数百年间,大古塘南的百姓安居乐业,农商丰收,子孙繁衍,家族兴旺。开元周氏到明洪武年间已成为余姚周氏族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支。传至18世时,已有14房,且人才辈出。开元周氏尊周从远为一世祖,奉周伯雨为开元周氏支祖,实际上就是水阁周村周氏始祖,堂号“大本堂”。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水阁周氏建宗祠大本堂,东侧建义塾。清光绪年间重建,清宣统年间改办私立莲溪初等小学堂,凡周氏子孙皆可入学。 曾参与编撰家谱的周焕明老师在带领记者参观周氏宗祠时介绍,周氏宗祠原先规模宏大,有前后三进,现仅存第三进对越楼。对越楼坐北朝南,重檐,面宽七开间。明间及次间为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双步。前檐设廊,檐柱设牛腿、雀替装饰,上施云纹及人物纹等,抱头梁平直,雕刻的内容丰富。 如今在对越楼二楼的两根抬梁上,还能看到“大清光绪丁酉岁”等字样,颇具历史价值。 家训宗规好传承 在祠堂一楼,记者看到了周敦颐亲自拟定的《周氏家训》,以及35条《汝南宗规》。周老师告诉记者,宗规依据家训,数度修改完善传承至今,其思想和精髓与周敦颐的理学思想一脉相承。 周敦颐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诚”字,他倡导“修圣德、重师道、推礼乐”,德治为先。而这在他撰写的《周氏家训》中,也有精彩论述:“礼乐千秋养,图书万苦存。居身恭谦让,处事厚德温。报国忠廉节,传家孝义纯。” 在水阁周村遵奉的《汝南宗规》里,依照周敦颐的思想针对家庭事务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在孝道上,要求族人“尊宗范,杜觊觎,守法物”。其中“杜觊觎”规定:“宗祠、祭田、公费所出,为血食根本,亦当开写宗谱之内,子孙永远保守,有倡言卖鬻者,以不孝论,当共理於官,以治之。”“肃官箴”要求子孙入仕后,务必守法奉公,“倦怠荒政,贪墨败官,玷污朝简,贻笑舆论,回乡之日将有何面目以对乡亲!”“审教本”则要求家长“以孝悌为首,孝悌行於家,而仁爱及於物”。“御群下”要“以至诚待下,言不妄发,事不妄为”。同时,要求宗亲“恤宗族,远嫌隙,善改过,睦乡邻,厚贫民”,其内容之丰厚不失为一本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而水阁周村周氏后人谨遵教诲,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清代周室辅、周缉熙兄弟二人。周室辅好学,曾创办“博我文社”,与弟弟共勉考取贡生。后来家道中落后,仍以讲学读书终其一生,为门下数千学子殚精竭虑。与周室辅同父异母的弟弟周缉熙则是热心的“老娘舅”,善为人排忧解难,凡同里、宗族公事,义不容辞;给人看病开药,不收一分报酬。兄弟俩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后辈典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有了千年的文化与家风传承,水阁周才有了这般清香。 本版图片 记者 张晓曦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