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兴趣班 亲子旅游 参加夏令营……

暑假带娃 你花了 多少钱?

    亲子旅游、参加夏令营、报兴趣班、治疗近视、矫正牙齿……暑假是孩子们的开心长假,也是家长们一年中给娃花钱的高峰期。

    近日,记者就“暑期带娃成本”在宁波城区做了一次微调查,共回收了649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这个暑假,家长给孩子的花销从“1000元以内”到“20000元以上”各区间段都有,“5000元-10000元”的家长最多,超过了三成;近七成家长认为今年暑假的开销比去年有所增加;“兴趣班”“给孩子购置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和“旅游”的花销位居前三名,也有二成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夏令营上开支较大(见下图表)。

    尽管只是一次样本数并不大的微调查,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没有了学科类培训的暑假,小学生是不是更多地在发展各类兴趣爱好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

    体育类兴趣班成“香饽饽”

    暑期带娃,除了各类公益暑托班,培训机构的兴趣班也是大部分家庭的选择。调查显示,超过75%的家庭给孩子报了兴趣班。

    记者了解到,各培训机构的兴趣班涵盖范围广、分类细。如艺术类里的美术类,就有儿童画、漫画、素描、国画等课程;科技类里有机器人、编程、创客、动手操作类(不涉及学科知识教学)等课程;体育类里的球类,则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调查显示,给孩子报哪个兴趣班,约80%的家长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只有19.4%的家庭由家长全权决定报什么班。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暑假里报体育类培训班的家庭占调查总数的73.3%,远超艺术类、科技类和语言类等兴趣班的比例。这既符合孩子好动的天性,也体现出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的重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游泳、跑步等体育中考里的项目,很多家庭还选择了跆拳道、羽毛球等兴趣班。

    家住鄞州区的钟女士,暑假给儿子报了一周三次的羽毛球课,每节课180元,她的儿子下半年就要上三年级了。除了羽毛球,钟女士还给儿子报了书法班和英语拼读班,“都是儿子愿意读的。暑假这3个兴趣班,总课时费大概五六千元,属于正常开支吧,不会给家里造成什么负担。”

    2

    “亲子游”成很多家庭暑期标配

    兴趣班的学费是家长在暑期的一笔开支,紧随其后的两笔开支是“给孩子购置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和“旅游”。调查显示,针对“暑假里你给孩子花费较多的是?”这一提问,分别有47.46%和47、30%的家长选择了上述两个选项。

    确实,亲子旅游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暑假标配,记者身边很多家长把宝贵的年休假留到暑假,或周边自驾游,或“飞”去外地远足,亲子旅游成了休假的主要内容。

    赶在女儿的国画班开课前,罗先生于暑假一开始就带女儿去了趟福建旅游,花了六七千元钱。父女俩在泉州的清源山呼吸新鲜空气、边爬山边观赏栩栩如生的石像,还在平潭岛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吃当地特色小吃。“女儿可高兴了,旅途中的种种知识是她在书本上、教室里学不到,那些人文、历史、地理跃然于眼前,比看书可印象深多了,短短五天意犹未尽啊。”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暑假学科类培训的取消让有些家长增加了旅游的频次,而旅游的花费相对较高,这也拉高了暑期带娃的整体成本。

    夏令营报名增长明显

    3

    除了兴趣班、暑托班、旅游、购物等,还有约21%的家长把较大开支用在了孩子的夏令营上。

    宁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暑期夏令营已有多年,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今年夏令营的报名人数和去年相比增长明显。“目前暑假还未过半,已有600多个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夏令营,这个数量相当于去年整个暑假报名的人数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新推出的“走读夏令营”很火爆,比如连续五天的“宋韵小雅士”夏令营,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专家当研学导师,让孩子们在游玩和行走中学到不少知识,学生每天早上过来,晚上由家长接回,很方便上班族的接送。这类既帮家长们带娃又让孩子涨知识的夏令营活动,今年一推出就很受家长们欢迎。

    “我给女儿报了三个不同主题的夏令营。两个是五天的走读夏令营,有文化类和科技类,平均每个夏令营1600元左右;还有一个为期8天的住读夏令营,是去四明山让孩子见识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个就相对比较贵了,要7000多元。”黄女士的女儿今年下半年就读小学二年级,这个暑假她大概要给孩子花费2万元。

    ●专家点评

    花多少钱不重要

    合理安排才是关键

    张爱萍(宁波市名校长、象山县塔山中学校长):

    “双减”后,暑期没有了学科类培训班,我市各地全面开设公益类暑托班,孩子们从学科类培训中解脱了出来,暑假全面走向兴趣发展,乃至旅游、夏令营等,从“读万卷书”结合“行万里路”,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孩子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自然、从传承走向创新的重要性。

    其实,学习有各种方式,旅游可以学到知识,宅家阅读也可以收获很多,让孩子暑期体验各类劳动、看望和陪伴祖辈等也能培养美好品德,所以说,花费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地安排暑假生活,尽量做到动静、劳逸结合。

    教育变“活”了,孩子们变“生动”了。亲近自然、亲身经历、亲自验证,这种体验性教育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养、劳动技能锻炼、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 俞素梅 林桦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