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关心爸妈和长辈

不妨看看这些老年人的保健手册

    老年综合征是老年人群特有的,衰老、疾病及环境因素可致老人身体功能下降。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老年人有时候需要与疾病共存。目标不只是治愈一个疾病,而是维护老年人的功能状态,能够支持其居家养老,提高老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关心父母及长辈,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这些老年人的保健手册。

    老人为什么总是呛咳?

    与肌肉功能下降有关

    呛咳是吞咽障碍的一种表现,大多与衰老、衰弱、口咽部肌群配合差等有关,脑卒中等疾病因素也会引起吞咽困难。

    呛咳误吸可致吸入性肺炎,一些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如果经常不明原因低烧,或出现意识混乱等,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肌少症,维护咽部肌肉功能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吞咽功能下降后,建议尽早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日常可使用增稠剂(如将水调为米汤质感),不选食物质构不均的饮食(碗中既有液体又有固体,如醪糟汤圆)、带渣食物(如绿豆糕)、掰开或研末的药品等。

    年纪大了总便秘正常吗?

    大便不干就不必紧张

    老年人便秘与衰老、胃肠道蠕动减慢、膳食纤维不足、饮水不足等有关。从医学上来说,老年人渴感减退,在炎热、干燥等环境下饮水不足,可致结肠吸收水分增多,大便干硬。

    老年人应避免泻剂滥用。服用刺激性泻药会破坏肠道细菌屏障,出现大便稀、排便不尽感。停用泻剂后2至3天可能不排便,老人因担心再次服用泻剂,形成恶性循环。

    “不必两天不排便就着急,大便不干即可。”相比于大便次数减少,老年人更多的主诉是排便费力、费时,这与盆底肌肉功能下降有关,或直肠-肛门功能不协调,可调整排便方式,如座便时垫一个脚凳,使身体处于半蹲位,更利于排便。

    哪些老人可选老年医学科?

    高龄、多病共存、功能下降者

    目前医院专科分科细,对于高龄、多病共存、衰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开始下降的老年人,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找出多个可逆性问题并加以解决,可帮助老年人尽快回家生活。

    老人治疗时间越长越好吗?

    不必长期住院治疗

    老年人保持多种慢病稳定,避免急性加重,关键是维持内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有体力走出社区做自己想做的事,认知功能好、不抑郁,视力、听力能够配合日常生活活动。

    由于住院检查多限制饮食,换新环境后睡眠差,输液管、尿管等管路限制下床活动等,老年人长期住院会带来功能下降、肌肉减少,甚至跌倒。在急性病住院老年患者中,约半数出院时功能无法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建议老年患者病情平稳后及早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

    老人怎么预防痴呆?

    逛超市就挺好

    有医学统计发现,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的发病率约为4%~6%,90岁老人的痴呆发病率更高。

    “一位老年女性有6位朋友就会很好。”高龄、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独居是痴呆的风险因素,医生建议老人要多交友沟通,多走路,多做益智活动,比如逛超市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仅有一定的运动量,还可以通过颜色、形状物品、记忆价格、闻到香味、品尝味道等多感官刺激,增加大脑活动区域。

    此外,血管性痴呆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关,需要做好这些慢病的管理。

    老人听力视力差影响大吗?

    对维护内在能力很重要

    不少老人眼睛花、听力下降,感到心情失落。听力、视力对于维护老年人内在能力十分重要。

    老年人听力不好可致社会疏离、抑郁,并由于缺少信息刺激,更容易痴呆;视力不好则会影响独立生活、外出活动等。

    50岁前后可出现老花眼(老视眼),需要验光配镜,保护视力。医生建议每年检测视力,若出现白内障,可以眼科手术治疗。

    约75%老年人有听力减退,往往听不清。建议交流时说话者压低声音,字节清晰,让老人看到口型。建议老年人到耳鼻喉科做听力测试,佩戴双侧助听器。

    老人生病了该听谁的?

    选择符合老人心愿的方案

    对于患有严重疾患、预期生存期有限、衰弱或失能的高龄老人,也要考虑选择符合老人心愿的最佳方案。比如对不能进食的老人为了延长其生命,从医学角度要采取插鼻饲管,但这会给老人带来痛苦,而老人自己的愿望也许就希望能洗个澡、不疼痛,安然回到家中。这时候就要权衡好利弊。

    还有,老人的家属一般不愿告诉老人病情,担心老人无法接受,实际上老人不难从家人日常相处的一些细节发现异常,反而会因不了解自己的真实病情而心生忐忑,无法与家人交流而感到孤独无援。其实老人比想象中更坚强,得知实情才能做出正确决定。

    王元卓 洪阳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